【中印衝突】雙方軍隊已撤離部分地區 印媒:中國不戰而勝成贏家

撰文:王忠會
出版:更新:

中印軍事脱離進程持續進行,雙方7月8日已撤離15號巡邏點。印媒評論稱,中國在此次對峙事件中成為明顯的贏家,可謂是不戰而勝。

據印度《德干先驅報》7月8日報道,印度和中國軍隊8日繼續撤離15號巡邏點,中國軍隊已經在温泉(Hot Spring)地區全部撤離。在其他地區,撤軍仍在持續進行。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脱離接觸已經在15號巡邏點,即Gogra哨所和温泉地區完成,雙方部隊已從實際控制線後撤近兩公里。

在同一地區的17號巡邏點和17A號巡邏點,還需要一兩天的時間來完成撤離任務。

《印度斯坦時報》7月8日發表題為《中國可能不戰而勝》的評論文章,稱印度未能做到堅持現狀,而是幫助建立了一種新的現狀,北京在此次對峙事件中笑到最後。

文章稱,在對峙事件中,中國成為明顯的贏家,自1979年中國與越南爆發邊境戰爭以來,中國的戰略一直是不戰而勝。近年來,中國已經在不付出任何國際代價的情況下,改變了南海的地緣政治版圖。如今,中國在拉達克(Ladakh)佔據了有利地位。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6月19日發表講話,似乎讓中國擺脱了困境,此後雙方開始重新啟動軍事脱離進程。

這一新的進程成為了解放軍「蠶食」印度兩個新地區的一個策略,即德普桑叉口(Depsang Y-Junction),以及中印致命衝突發生地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

文章稱,在先前的脱離表象背後,解放軍通過「侵佔」更多的領域,中國以更大的影響力武裝自己,以施加一種修訂後的現狀。

雙方脱離軍事解除後,消除印度反攻,或以牙還牙搶奪土地的威脅,將有助於中國不戰而勝。

這就是中國為什麼有條件接受軍事脱離的原因,這一點在加勒萬河谷得到了說明,印度在那裏從自己的領土上撤退,並在實際控制線印度一側建立了一個「緩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