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為何各國死亡率差距甚大? 說穿了只是「數字遊戲」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最新確診個案已經突破93萬宗,逾4.7萬人死亡。外界分析疫情數據時,不難發現各地死亡率的差距可以極大。例如意大利的死亡率達11%,反觀鄰國德國只有1%。早在疫情初期已經有人將情況歸因於部份國家人口較老。不過說穿了,這只是場數字遊戲。

檢測範圍

牽涉死亡率高低最直截了當的因素便是進行檢測的數目。德國烏爾姆大學流行病學和醫學生物統計學研究所總監羅滕巴赫(Dietrich Rothenbacher)指出,大部份國家缺乏廣泛且有系統的檢測,導致各國死亡率出現差異。他認為,現時不能直接比較各國數據,因為要得到準確數據,連無症狀人士也要接受檢測。

冰島是其中一個進行廣泛檢測的國家,約36.5萬人口中,迄今已經有逾3%人接受檢測,包括無症狀人士。全國累計有1,220宗確診個案,只得2宗死亡個案,死亡率不足1%。

德國目前死亡率只有大約1%,抗疫成果顯著。專家指,德國每周可以進行最多50萬個測試。連同大量深切治療部病床,以及早期實施社交疏遠措施,上述因素導致德國成功維持低死亡率。圖為3月26日,德國柏林一間診所新設的深切治療部。(美聯社)

死亡定義

各國對「死於新冠肺炎」的定義也有不同。例如在英國,衛生與社會保健部每日公布的死亡數字是指有多少確診者死亡。大部份地區如德國、意大利和香港都採取同樣計算方式。

美國的計算方式卻不一樣。雖然現時所有死亡的確診者都會列為肺炎死亡個案,但疫情過後最終數字或會不同。醫生向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上報死亡個案時,需要填報患者是否死於新冠肺炎。意思是指,如果醫生認為患者雖然確診,但是死於心臟病或腦動脈瘤等,而非肺炎引致,將不會列為肺炎死亡個案。

外界懷疑意大利等國家有隱形個案未列入統計,導致死亡率並非完全準確。圖為3月31日,意大利羅馬有戴口罩的市民路過圖拉真廣場。(美聯社)

隱形個案

疫情當前猶如戰爭時期,實驗室自然忙得不可開交。有患者還未趕及接受測試便已病逝,但醫生仍然要為患者斷定死因。在疫情下,醫生傾向將死因歸咎於新冠肺炎,不過由於死者當中有不少是長期病患者,未必感染肺炎而死,所以有機會高估死亡數字。

相反,隱形死亡個案則會低估死亡數字。根據官方數據,意大利倫巴第(Lombardy)小鎮Nembro只有31人死於新冠肺炎,但初步調查發現,連同其他死亡原因,整體死亡率比起去年同期高出四倍。部份死者可能已經感染,但未有接受測試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