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坦莉寶雯勇於挑戰猶太信仰 鏡頭以外反思時間生死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的所羅門王死後國不能治,分裂出猶太國。後來這個民族亦都稱之為猶太人,他們一代傳一代的信仰就是猶太教。妮坦莉生為猶太人,卻同時敢於挑戰猶太信仰;她拍電影,抽象地相信與創造一脈相承;從猶太人的安息日,她亦反思時間為何物。

米派德為《黑天鵝》排舞,亦飾演其中一個舞者,因此與妮坦莉結緣相戀,並組織家庭。(Getty Images)

妮坦莉8歲開始不再吃肉,原因無他,就是不忍心殺害動物。2009年她讀了美國作家弗爾(Jonathan Safran Foer)一本書,名叫《吃動物》(Eating Animals)。自此之後,妮坦莉更加決定全素,除了懷孕那段日子之外。

妮坦莉和弗爾互通電郵多年,既是筆友,也是「老友」。他們最近在《紐約時報》公開對談,由工作到人生,聊得好不投入。妮坦莉回想自己二十來歲,初次接觸佛教,那時已經心生疑惑:「我應該滿足於當下即是?」猶太信仰在她心目中,核心在於盼望將來之事。他們常說「明年耶路撒冷見」,恍似還在流放的日子。「耶路撒冷可能是一個永不可及的概念,所以我們即使有了它,還是在盼望。」

妮坦莉在2011年既懷了第一胎,也奪得了金像獎。她近日再傳懷孕,相信會再為人母。(路透社)

相夫教子 全家擁抱猶太信念

不過猶太人的信仰,妮坦莉未必全盤接受。早在二十出頭的時候,她已經向作家波葛賓表示不相信人死後仍然存在,又認為要對自己的信仰時常提出疑問。

話雖如此,猶太信仰對於她的人生來說,還是佔了指導地位。「猶太信仰中,語言創造現實。說了『要有光』,然後就有光。這對我的創作來說很重要。」妮坦莉相信拍電影其實相似,也是透過語言和說故事創造了世界。

當一個人有了兒女,人生觀念或許更能反映出來。五年前誕下兒子,妮坦莉為他取名Aleph,是希伯來文的第一個字母。即使生活忙碌,她有時也會在周末帶Aleph到猶太會堂,在家裏亦會跟他說亞伯拉罕的故事。

除了言教,還有身教。贏得影后殊榮,不少人可能會將金像獎放在當眼位置,但妮坦莉卻坦言連放了在哪裏也忘記了,不想自己「拜偶像」。

丈夫米派德是法國人,婚後兩年都歸入了猶太教,一家三口現時住在洛杉磯。他們最近嘗試在安息日放下一切工作,體驗停下來的時間,感受猶太人的身分。當地的《猶太周報》問妮坦莉,最想兒子承傳什麼猶太信仰。保持一貫作風,她回答說:「猶太信仰的意義人人不同」。希伯來聖經之中,「以色列」是與神角力的意思,妮坦莉認為這正是猶太文化的最有趣之處,「所有事情都是疑問,不必然有答案。」

妮坦莉去年回到母校哈佛大學,勉勵應屆畢業的師弟妹要渴求知識、勇於嘗試,演說贏得不少掌聲。在結束之時,妮坦莉透露自己很喜歡一個思想家,是上世紀的猶太拉比赫舍爾(Abraham Heschel)。她引用赫舍爾的話說:「是生還是死,不費思量。真正費思量的,是如何生和如何死。」一句來自別人的話,也許正是妮坦莉一己的人生體驗。所有事情都是疑問,不必然有答案。這是活於世上的美好信念。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