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指揮官被殺】北京與4國溝通 中俄電話引起注意

撰文:何瑞瑩
出版:更新:

2020年1月3日美軍在伊拉克發起空襲令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死亡。隨後,一些國家展開溝通,大國之間頻頻通話,中國在兩天之內連續接到4個電話。

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通電話。蓬佩奧隨後在Twitter上說,他在同楊潔篪的通話中做出緩和地區局勢的承諾。

中國外交部網站隨後於1月4日公布外交部長王毅就中東局勢同三國外長分別通話的消息。

首先來電的是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他說出伊方對伊朗將領遭襲事件的立場,希望中方能為防止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通電話來自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他說出法方對當前中東局勢的看法,希望與中方密切溝通,為防止地區局勢緊張升級發揮積極作用。

王毅於1月4日晚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通話,王毅表示雙方應加強戰略溝通,為妥善應對當前中東局勢發揮負責任作用。

韓國《朝鮮日報》1月6日報道指出,「重要作用」、「積極作用」、「負責任作用」,這幾個相似的詞凸顯出在國際社會中中國的地位至關重要,同時外界也普遍高度關注中方對這一事件的立場。

此外,從中方發布的新聞通稿來看,王毅同拉夫羅夫的那通電話比較「特殊」。其他三通電話中方都是「應約」通話,而與拉夫羅夫的電話則沒有「應約」二字。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教授認為,中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海灣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因此有充分必要保持密切溝通。中俄並非「應約」通話則說明中俄之間有關國際事務安全事務的溝通機制不需要特別的強調。

中國官方通稿中顯然也給出一致結論,在同法國外長勒德里昂通話時,王毅表示「中法立場相近」,而拉夫羅夫則在電話中強調,「俄中立場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