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為何說第一階段協議贏家是北京
中美「談妥」第一階段協議後, 很多專家站在美國立場認為,剛剛簽署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的贏家是中國,而非美國。
滿足美國部分訴求
「貿易協議未突破中國底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月16日刊文指出,一方面,美國答應取消擬加徵的關税,減半部分已加徵的關税,而從目前公開的資訊來看,中國並未承諾減免對美實施報復加徵的關税。另一方面,中國在補貼和強制執行措施等問題上沒有退讓。
美國製造業聯盟主席斯保羅(Scott Paul)認為,減免關税意味着美國放棄很多籌碼,同時迴避最有意義的貿易問題。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甘思德(Scott Kennedy)稱,僅僅作出有限的妥協,中國就可以繼續保持其重商主義經濟體系,繼續實施其歧視性的產業政策,承受代價的則是中國的貿易伙伴和全球經濟。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語境中,勝利者無疑是美國。「他們(中國)同意進行結構性改變,並大量購買農產品、能源和製成品。」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也在強調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的規模驚人。儘管中國確認將擴大對美採購,但沒有直接確認萊特希澤所說的採購數額,對具體規模更是三緘其口。
當然,美國在知識產權和減少貿易逆差方面得到好處,中國則得到部分取消關税,並且未在產業補貼方面妥協。一些金融分析專家認為,貿易協議對中國經濟中性偏利好,也並未突破中國在關税問題、採購問題、文本的平衡性三條不願讓步的「底線」。
美國付出怎樣代價
特朗普政府官員預測,新宣布的對華貿易協議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收益,但在長達19個月的激烈貿易戰中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將難以彌補。
在12月15日的電視採訪中,萊特希澤承認,這個有限的協議只是部分勝利,政府稱它只是第一階段協議。兩國之間現有的許多關税保持不變,中國經濟還需要做出許多更大範圍內的改變。「這是試圖整合兩個截然不同體系的第一步,認為可以輕易改變中國的人都是在犯蠢,而總統不蠢,他很聰明」。
美國《紐約時報》12月16日稱,該協議的經濟效益似乎是以巨大的代價換來的。特朗普為迫使中國接受協議而徵收的關税,多數經濟研究發現,與中國企業和消費者相比,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關税負擔更重。
與此同時,協議還需在農業領域收復大量失地,但一些分析人士質疑這些預測難以實現,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最高農產品出口額也就是2012年的260億美元。此外,及其不可預測的貿易方式都使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
BBC指出,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已與美國同屬一個量級,中美雙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競爭不可避免。現存的世界經貿體系仍在變革中重建,本次協議只是漫長的體系變革中的一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