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證實北京曾討厭華為 公司崛起靠五大良機
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公司創辨人、CEO任正非證實,中國政府當初確實不喜歡華為,甚至想把華為關掉,但華為把握住了五個機會,讓中國政府逐漸接受華為,消除了誤解,華為也在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
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公司的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華為創辨人、CEO任正非10月22日接受歐洲新聞台記者Damon Embling採訪的紀要。
Damon Embling提問稱,曾幾何時,中國政府確實不喜歡華為,不是嗎?他們甚至想把華為關掉,對吧?
任正非對此肯定地回答「是的」,在早期,中國政府對華為不太了解。因為華為實行的是員工持股制度,也就是員工擁有資本,可能被誤解為資本主義公司,不符合社會主義條件。
任正非說,這個誤解在十多年前就逐漸消除了,因為華為給政府納税愈來愈多。現在華為每年給世界各國政府納税約2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繳納給中國政府的。
中國政府看到華為對社會的貢獻,也看到華為公司誠信、遵守法紀,因此就逐漸認識、接受華為了。這是第一個機會。
第二個機會,任正非透露,是二十多年前去非洲等地,有些國家正在發生戰亂,西方公司全部撤退了,不能給這些國家提供通信設備,而華為當時在中國農村市場賣的設備對他們是適用的,所以華為在國外也站穩住腳,累積了一定資本。
華為在國外市場的成功,也給了中國政府一種信心,華為不是在中國佔了便宜發展起來的,而且在國外也發展起來。後來華為進入歐洲,中國政府看到華為能進入發達國家,認為華為公司還是好的,誤解也就消除了。
第三個機會,華為進入歐洲以後,有很多巧合。產品重量對歐洲特別重要,因為歐洲沒有那麼多鐵塔、電杆……安裝基站,大部分都安裝在舊房子上,如果設備太重,房子承受不住。因此,華為的設備在歐洲受到歡迎,飛快地進入歐洲,這就是SingleRAN佔有歐洲的故事。
第四個機會,世界通信經歷了七、八十年的發展,每一個階段政府在分配頻率時,給營運商在這個頻段上分一小段,過段時間在那個頻段上再分一段,老牌的營運商有十幾個頻段,就對應需要十幾根天線,每根天線都有不相同的電子部件組成。而且多根天線導致承重加大,這都是成本。
華為利用我們自己的這個算法,把十幾根天線合成一根天線,把幾種制式的設備合成一個設備,叫「多頻多模」,這是華為獨創的技術,這讓華為的無線通信一下子站在領先世界的舞台上。
任正非指出,華為的領先,不是從5G開始的,4G已經領先了。
第五個機會,還有一個巧合。其實華為前些年也快衰退了,因為市場趨於飽和,要感謝喬布斯(Steve Jobs)發明蘋果手機iPhone,打開了移動互聯網,一下把電信設備網撐開了,大家多買設備,華為多賺錢,就活下來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