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阿根廷大選結束 經濟政策再反轉 就能解決危機?
阿根廷選舉結束,反對派費爾南德斯勝出大選,左派政府將再度執政。選舉意味現任馬克里政府的緊縮政策失敗,人民需要新的方向,然而費爾南德斯可以領導這有如「身中70萬發子彈而死」的阿根廷經濟,走出困境嗎?
↓↓↓想了解更多這位阿根廷新總統,請點擊放大觀看相片:
當問及阿根廷人民今天最關心的議題,幾乎每一位都會回答是經濟。阿根廷經濟目前狀況非常不理想,自2018年首季起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維持負數,通脹持續,人民失業率維持10%。不少人渴望,自大選出爐的新總統能作出改變。
阿根廷經濟迷團持續 無人能解
但事實上,阿根廷的現況並不容易解決。阿根廷經濟學家迪提拉(Rafael di Tella)曾表示,阿根廷就像「一個身中70萬發子彈而死的人」,很難找出那一顆子彈是致命一擊。
阿根廷的百年經濟發展,由20世紀初有望成為「南美洲合眾國」與「美利堅合眾國」一決高下的盛況,變成今日通脹高企、經濟不穩、高失業、政府負債累累的高危經濟體,一直是宏觀經濟學家的「未解之迷」。
經濟政策反覆 180度更換
這或許與上世紀戰後阿根廷頻繁的軍事政變有關,也或許與本身內政與出口政策錯誤有關,也或許只是運氣不好所致。而其中一個相信也是原因之一的,是阿根廷沒有一個長遠的經濟宏圖。
1989年時任總統的梅南(Carlos Menem),上任後大搞私有化,造成不少私營企業壟斷市場的情況。同時由於保護主義的餘害,國內企業難與外企競爭,一遇上90年代未的外圍經濟影響,加上鄰近國家貨幣貶值,阿根廷經濟又再陷入低谷。
而在2003執政的基什內爾(Nestor Kirchner),及其繼任的妻子克里斯蒂娜(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則走回貝隆主義的老路,推行國有化、價格管制、外匯管制、大幅增加政府開支等政策。最初阿根廷受惠於商品價格上升,經濟取得改善,但在2014年遇上全球金融風暴,通脹再回到接近40%的高位,阿根廷政府又再走回債務違約一途。
2015年上任的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則認為問題出前任總統的經濟政策,作出180度大轉變,上任7日就取消外匯管制,同時採取緊縮財政政策,以圖改善政府財政、吸引投資。
但因阿根廷經濟仍然脆弱,在通漲剛開始回落之際,2018年阿根廷遇上旱災,再加上美元走強,資金急速外流,阿根廷通脹急劇回升。結果2019年阿根廷經濟再度陷入困境,人民紛紛抱怨馬克里的措施無效失敗。
結果在大選中,人民紛紛投票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期望他能帶來轉變。而費爾南德斯參選的拍擋,即將擔任副總統的,就是當年的克里斯蒂娜,外界估計阿根廷將重回貝隆主義的老路。
在如此返覆的經濟政策中,阿根廷要走出經濟困境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