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後未見黎明 埃及革命推手反思網路:反獨裁者難反主流更難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2011年埃及,facebook一篇文章促成了一場革命,當時推手之一古尼姆(Wael Ghonim)表示:「如果想解放一個社會,只要有互聯網就夠了。」5年過去,埃及的黎明遲遲未到。古尼姆重新審視社交媒體,認為社交媒體要做到更多,必須改善對話模式,並認為現時網上要反對主流說法,比反對極權政府更難。

2011年,古尼姆促成了埃及數百數人上街示威,逼使總統下台。(Getty Images)

5年前古尼姆於facebook建立專頁,抗議警察殺死29歲青年賽義德(Khaled Said),一石激起千重浪,意外成為了點燃革命的一把火,令數百萬人上街示威,促成時任總統穆巴拉克下台,是阿拉拍之春的其中一節。然而網路載舟後再覆舟,旋即又撕裂了人民,軍方把民選總統拉下台,當地至今仍陷入亂局,戰事、恐襲、鎮壓頻仍。

埃及當年有大規模示威,促當時總統穆巴拉克下台。(Getty Images)

  極權亦掌握網路 反攻網民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刊登古尼姆一篇訪問,重新審視網路的力量及未來的走向。「社交媒體為無權力、無法控制媒體的人,提供了權力分散的途徑去廣播及溝通,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古尼姆表示:「政府同時亦學會使用社交媒體發布錯誤訊息及政治宣傳。」他指現時的政權擅長使用網路,以自己的宣傳淹沒不同聲音,並發起行動威嚇網上發言者,「5年前我以為網路是賦予人民的權力,並永遠不會弱化。但我錯了。」

  互相攻擊 分化令革命者受害  

當年革命後,網路上燃起了嚴重的分化撕裂,支持軍方和伊斯蘭主義的人相互攻擊,然而支持民主的聲音反被邊緣化,最終促成革命者反被軍方政府逮捕。古尼姆指社交媒體放大矛盾,令討論成為指罵,「對話陷入爭吵、宣傳、虛假說法,及製造恐慌。」加上現時不少網上平台實際上並不有助對話,而意見領袖亦多以關注為生,古尼姆認為這不利溝通:「現時社交媒體上的貨幣是讚好、分享及轉發。人們更樂於傳播自己的意見,而非參與討論。我曾經諷刺地說,我覺得在Twitter上反主流,比反抗獨裁者更難。因反抗獨裁者,我至少知道有很多人會支持我,但當你站起來對抗Twitter主流,他們只會全部反對你。」

2011年示威者一度佔領首都開羅的中央解放廣場。(Getty Images)

  佔領後的下一步  

現時網上組織社運,面對的問題是無以為繼:佔領廣場或公園後,當政府反擊,應該做什麼?古尼姆指:「我們的對話不是如何開展另一個facebook專頁,最大的問題是要一直問自己:我們可如何組織下一個運動?我們如何把人們的力量及熱情轉化成有建設性及對國家有幫助?因為我們明白,事實上僅靠示威,不能解決國家問題。」

  盼改善網路文化 不怕曲高和寡  

古尼姆現時於矽谷研發新社交平台Parlio,希望以此為工具培養出文明的網上文化。平台聚集作者、傳媒人、學生、學者、商家等,公開討論問題。古尼姆觀察到當文章推出後,作者多會在社群中參與討論。「這顯示了,即使面對強烈反對也好,人們都準備好參與討論,而這在很多文章中都有發生。我相信互聯網在這個部分有很多潛力。」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