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分析香港人憤怒背後的經濟焦慮:「世上最不平等居住地」
香港爆發大型反政府運動,引來外國媒體一再報道。美國《紐約時報》周三(24日)刊出文章分析指,香港人的憤怒既是對政治的不滿,背後也隱藏對經濟的焦慮。文章形容香港「可能是全球最不平等的居住地」,意指香港樓價極高、貧富懸殊嚴重等。
該篇由《紐約時報》記者Alexandra Stevenson與Jin Wu撰寫的文章《高房價、低收入、「棺材房」:香港抗議的經濟根源》,訪問多名港人及學者,分析香港人示威背後的政治及經濟原因。
文章講述部分香港示威者的情況,他們一方面對香港政局不滿,渴望由民眾來選擇領導人,另一方面也對自身經濟深感焦慮,並擔心之後會更差。例如有任職保安的受訪者居住在僅有100平方呎、稱為「籠子」或「棺材房」的房間,他每天工時長達12小時,但薪金也難以應付生活費用與房租。
該文指出,與香港示威類似的法國的「黃背心」活動,也有同樣的焦慮現象,就是在蓬勃發展的經濟背後有太多人遭遺下了。而香港更是貧富懸殊最明顯的地方之一,有全球最長工時和最貴房租,租金比紐約、倫敦及三藩市都要高,但卻只能有一半面積的房子。房屋問題成為許多人煩惱的根源。
示威者盼透過選舉爭取發言權
《紐約時報》指出香港多個問題,例如很多人仍在輪候公屋、工資上升速度及不上物價飛升等,示威者認為政府政策偏袒地產商,傾向建豪宅,又任由富有的中國買家推高樓價等。很多人希望透過直接選舉,在關鍵經濟事務上爭取更大的發言權。
文章表示,親北京官員認為長期的解決方案,是與中國大陸實現更大的融合,立法會議員、自由黨黨魁鍾國斌表示,年輕人可以利用政府的創業援助項目,在粵港澳大灣區做生意,他覺得香港人「被寵壞了」,但有香港的年輕示威者則反擊指,這些反應正表明香港領導人與民眾脫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認為,「很多年輕人認為在經濟和政治上幾乎沒有出路,而這是他們對現狀產生絕望與憤怒的背景。」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