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歐盟回應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呼籲克制及對話

【逃犯條例】歐盟回應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呼籲克制及對話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歐盟外交政策主管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周一(7月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回應香港七一示威,呼籲有關人士予以克制,並通過對話找出前進的方向。

路透社報道,在數以百計示威者對立法會造成破壞、對中國政府做出正面挑戰之際,莫蓋里尼周一發聲明回應:「在這些最新的事件發生後,更加重要的是予以克制、避免將事情升級的反應,以及從事對話與諮詢,以找出前進的方向。」

她在聲明中指出:「今日是一小撮想強行進入立法會處所的人的行為,不代表絕大多數示威者,他們在一連串的示威都是和平的。」

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巨大爭議,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及其成員國外交代表在5月24日向港府發外交照會,就「修例可能將在港人士送往中國大陸接受不公平審訊」,正式提出抗議。歐盟又發出正式的外交照會(formal diplomatic "démarche")。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及其成員國外交代表當天與特首林鄭月娥會晤,對逃犯條例修訂表達關注和擔憂。

(路透社)

世貿組織專家小組:駁回歐盟就中國違反知識產權的指控

撰文:王海
出版:更新:

英國媒體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專家小組4月24日(週四)駁回歐盟有關中國違反世貿知識財產權規則的指控。

路透社引述世貿組織專家小組的結論報道,歐盟並未能證明中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情況。與此同時,專家小組確認中國未有遵守所有世貿組織有關保持透明度的義務。

據報道,歐盟於2022年對中國提出訴訟,指控中國法院阻止歐洲企業保護其電信技術專利,包括3G、4G和5G的移動通訊技術。歐盟指控中國違反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圖為2016年7月12日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歐峰會期間,歐盟旗幟和中國國旗並非排展示。(Reuters)

報道指,歐盟成功向專家小組證明,中國有一項不明文政策,允許法院發布反訴訟禁令(Anti-Suit injunctions,ASI),阻止當事人在外國法院展開法律行動。

然而,歐盟未能證明該政策違反世貿組織有關知識產權規則的具體條例。該小組亦沒有發現中國法院在執行法律時出現不公平或不一致的證據。

與此同時,日內瓦一位貿易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證實,中國沒有公佈涉及一家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和一家擁有3G、4G 和5G移動通訊技術專利的美國企業的最終司法判決,違反其保持透明度的義務。該專家小組表示,中國亦應該對歐盟提出的一些提供資訊的請求作出回應。

報道提到,該調查結果已於二月與各方分享,惟近日才公開發佈。歐盟已表示將對此結果提出上訴。

圖為2022年10月5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之前,鏡頭下世界貿易組織 (WTO) 總部外的標誌。(Reuters)

上訴將提交至多方上訴仲裁安排,該安排是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的替代機構,由於美國多次阻撓法官任命,該機構於2019年停止運作。

中國商務部23日(周三)表示,中國確認已收到歐盟的上訴,並將依相關規定處理此事。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