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新聞教室】什麼是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香港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引發國際關注,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國委員會(CECC)主席麥戈文(Jim McGovern)周三(12日)表示,將聯同其餘數名國會議員於本周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究竟是什麼?美國國會此舉目的是什麼?下文將為讀者介紹這條法案。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早於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後期,由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議員提出,目的是要求美國政府更新1992年訂立的《香港政策法》(Hong Kong Policy Act),以及監察香港地區的人權和政制發展。
在2015年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失蹤,以及2016年香港部分立法會議員遭DQ等事件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和科頓(Tom Cotton)曾再度提出訂立該法案,要求北京政府貫徹「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
法案:被「點名」人士或受制裁
根據這條2017年提出的法案,美國國務院需每年向眾議院保證香港擁有充足的自治,以證明美國與香港之間的任何新法律、協議、條約或安排,跟給予中國的待遇有所區別。
法案提到,假如香港有記者或某書店職員被監控、綁架、拘留或強迫認罪,以及其他壓制基本自由的行動,美國總統可以「點名」有關負責人。被點名的個別人士將被禁止進入美國,以及被撤銷相關護照和其他入境文件;美國總統亦可以凍結他們在美的資產。
中方:對中國內政充滿偏見
中國外交部當年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強烈譴責,稱CECC「歪曲事實、對中國內政充滿偏見」,要求當局「停止破壞中美關係的錯誤言行」。
學者:還要看特朗普政府
法案提到港府官員或會受到美國制裁,不過有關通過和具體執行的細節,仍然有待討論。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引述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院長曾銳生指出,該法案是由議員提出,而非特朗普政府推動,加上特朗普主要關注經濟和貿易議題,對人權不太重視,認為議案獲通過的機會沒有特別增加。
他還提到,法案所指制裁中港官員的提議比較籠統,具體如何定義「壓制基本自由」的行為,裁定什麼人應該受制裁,仍有待行政部門執行。再者,制裁需要經特朗普「點名」決定,因此法案對有關官員造成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