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高等教育內容殖民色彩濃 離地難配合本土需要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氣候變化研究人員姆博(Cheikh Mbow)生於西非塞內加爾,他回顧在大學期間頭5年的光景,說:「我知道法國的所有地理及生物知識,但卻對塞內加爾的地理及生物一所知。」即使非洲不少國家已從法國殖民地中獨立數十年,區內教育仍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導致學生接受的高等教育「離地」;但另方面,非洲的大學又需要具「國際視野」,才能與世界上各高等學府一較高下。非洲大學改革勢在必行,但如何在「本土化」與「國際化」中取得平衡,則仍需要深討。

不少非洲研究人員會離國到其他國家,尋求更好的研究環境及更多資源。(Getty Images)

過去20年來,世界各國在非洲的投資增加,外國的救助機構有一套的政策,旨在加強非洲的研究能力。這種國際合作模式,令非洲大學更依賴外國機構。原意是好的,非洲的大學研究資金有限,加上國家的高等教育資金亦非常少,為應對人口增長的教育需要,非洲的大學傾向着重教學而非研究,各教育機構都依賴外國的資金及發展機構的支援,去進行研究項目。

這類合作最理想是雙方各有牽涉在研究項目中,如像姆博的非洲研究人員一般都會離國「北上」到其他歐洲國家,尋求更好的研究環境及更多資源。雖然這類的國際合作研究成效很高,但通常就會由外國的機構、大學及研究人員主導整個研究。

思維單一 猶如思想殖民

有分析指,這類合作項目引發「思想單一」,令全球各地人們最終都以同一模式思考問題,令多樣性減低,人們更傾向西方或其他外國人的思維,猶如思想上的殖民。另一方面,近年當地人士要求「學術去殖化」,亦掀起大學角色討論,這類型的國際合作,令大學加劇按照國際的模式爭取排名及資金,更加遠離本土學生需求,與「學術去殖化」背道而馳。

不過,另一方面,這類合作研究項目亦令更多研究人員有機會去反思所學。無論如何,非洲民眾對於「學術去殖化」、甚至「去殖化」的訴求愈來愈大,因此當地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