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亭仍有用武之地 天災下保持通話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手機只會愈來愈普遍,難免令人聯想到電話亭步向沒落。先不論電話亭對各地巿民來說均是集體回憶的一部分——投幣和掛線聲響、避雨的棲身之所,電話亭的基本功能其實有需要保留。

電話亭前大排長龍的景象,在手機年代並不常見。

英國電訊主管電話亭業務的斯科斯比(Neil Scoresby)指出,縱使國內使用量過去10年下降九成,但仍須在利潤及社會責任取得平衡。他舉例說:「有些群體沒手機,如長者、小童,他們相對是電話亭的常客。手機無電時,民眾都會使用。」當地規例列明拆卸電話亭的前提,是方圓400米內有另一個電話亭。而且在自殺及意外黑點亦有必要保留固網電話,以作求助之用。

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天下太平時民眾手機不離手,天災發生時才發現流動網絡並不如想像般可靠,電話亭的「平凡」頓時變得神奇。

2012年,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吹襲美國東岸造成廣泛破壞,紐約等城巿電力網絡故障,多個電訊發射站無法運作,巿民發現掌心的手機變成只會發光、發聲的機器,根本不能對外聯絡。然而,在街上靜默多時的電話亭卻正常運作。日本亦曾發生過類似情況,3.11地震後個人通訊系統一度受阻,但公眾電話亭仍能接通。

結果奇景上演於21世紀的紐約及東京街頭。電話亭前排着人龍,他們拿起話筒,逐一投入硬幣,電話接通、傳來另一方的答話聲,很難想像那一剎如釋重負的感覺來自一個電話亭。

或許電話亭漸漸淡出或透過活化「超生」是無可改變的趨勢,但基於社會安全及秩序的考慮,完全踢走電話亭或取代其基本功能,大概並非明智之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