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老布殊逝世 終年94歲 由戰場走進白宮的總統之路
美國CNBC電視台報道,美國前總統布殊(George H. W. Bush)逝世,終年94歲。布殊在1989年至1993年期間就任美國總統,常稱「老布殊」。他的兒子「小布殊」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亦在2001年至2009年期間擔任美國總統。
布殊在任內曾經歷過波斯灣戰爭,與及蘇聯解體結束冷戰,在他任期期間美國確立了「世界警察」及一強地位。現在就讓我們來重温他的從政之路。
二戰從軍至成為石油公司主席
布殊18歲當天就加入了美國海軍,並參與緊接爆發的太平洋海戰,期間布殊成為美國海軍的魚雷轟炸機飛行員。服役二戰期間布殊參與了58場戰鬥,他所乘軍機在小笠原群島的戰鬥中被擊中墜海。布殊在海上漂流近4小時終被美軍潛艇救助,生還回國。
布殊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返回大學攻讀經濟學,畢業後加入採礦業,與其他人合作創辦石油開發公司。直到1964年從政以前,他一直是前扎帕塔石油公司(Zapata Corporation,現HRG集團)的董事兼總經理。
涉足政壇並成為列根副手
布殊在1964年涉足政壇,在1966年當選成國會眾議員。1971年1973年他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並在1974至1975年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當年中國尚未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所以他當時並未有真正的「大使」名銜。
1980年布殊參選美國總統,但在初選中敗給前加州州長列根(Ronald Reagan)。布殊後成為列根副手,在1981至1989年擔任副總統。1985年列根因健康問題需接受手術,布殊代理總統職務,這亦是美國史上第一個副總統暫代總統職務的例子。
1988年美國舉行大選,布殊成為共和黨代表出戰,擊敗民主黨參選人杜卡基思(Michael Dukakis)成為美國第41任總統。
發動波斯灣戰爭 因經濟持續不景下台
布殊就任總統期間經歷了兩個大事,第一是波斯灣戰爭,第二是蘇聯解體,其中波斯灣戰爭是布殊發動的。
1990年中東局勢持續不穩,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入侵科威特。因科威特是世界的主要石油產地,西方國家擔心石油價格不穩,美國決定聯同歐洲、以及反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向伊拉克宣戰,爆發波斯灣爭。
波斯灣戰爭只持續4個月,最終在1991年2月以美國勝利結束,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美國從戰爭中獲得了與中東部分國家的軍事及政治合作,但亦埋下了未來他兒子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以及後來恐怖主義活動興起的伏筆。
波斯灣戰爭亦加重了美國經濟負擔,列根時期因與前蘇聯進行軍備競賽,大量增加國防費用,令美國出現財政赤字。蘇聯在1991年12月雖正式解體,但美國經濟亦陷入困景,出現長達6個月的經濟衰退。
結果他在1992年的大選中,因經濟問題受盡攻擊,成為代表民主黨的候選人克林頓(Bill Clinton)的手下敗將。布殊僅當了一任的總統就下台。
讓美國成為世界警察 為未來身陷泥沼埋伏筆
布殊在總統選舉落敗後很快就退出了政壇,過着退休生活。他雖然仍會接受採訪並出席活動,但因已不再活躍淡出了人們視線。直到他的兒子喬治布殊參選總統並當選時,人們才再次把老布殊再拿出來與喬治布殊比較。
西方及美國民眾對布殊評價普遍正面,尤其是布殊在任內見證冷戰結束,促成東歐共產國家民主轉型及和平轉移政權。西方評論都認為這是布殊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波斯灣戰爭中,布殊果斷向侵略科威特及伊拉克宣戰,使西方在軍事政策上,都是傾向於支持布殊。
但布殊在之後處理經濟問題的不善,執政時違反不加稅的競選承諾,被認為是他最後在1992年總統選舉連任失敗的部分原因。
另一方面,布殊任內蘇聯解體導致冷戰結束,美國走向全球獨大的地位。而美國發動波斯灣戰爭,進一步鞏固了「世界警察」地位,但這也讓往後的美國更多介入世界各地的衝突,乃至深陷泥沼。
2018年6月,布殊慶祝了他的94歲生日,成為美國史上最長壽的前總統。11月30日,布殊在家中離逝,終年94歲。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