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有罪? FBI訓練人工智能以紋身認人 組織轟侵私隱
紋身在過去與犯罪經常扯上關係,現時至今,社會的偏見減少,亦愈來愈多人身上有紋身。然而有組織揭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直有研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企圖從紋身辨識身分,令人憂慮個人私隱受威脅。組織批評行為漠視私隱、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
據美國法律援助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EFF)周四(2日)發表研究報告指,FBI自2014年開始,就與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合作,研究智能自動紋身辨認技術。
從紋身看社交圈子聯繫
基金會向政府申請公開資料,並從中研究執法部門如何使用科技,包括臉部辨認、數碼指紋、瞳孔掃瞄等,發現FBI是次紋身研究計劃。當局收集分析囚犯及被捕者身上的紋身圖案,除了從紋身辨人外,更研究有類似紋身的人其中的關係,或從紋身分析政治立場、宗教信仰等。NIST曾於報告中指:「紋身提供了個人聯繫或信念等重要資訊,及可作個人身分核證。」
組織:紋身是皮膚上的言論自由
EFF擔憂做法影響表達自由:「紋身是皮膚上的言論自由。我們的紋身表達了我們曾是誰、我們現在是誰,及我們將來想成為誰。但當執法部門看着我們紋身,他們只看見生物識別特徵,及一道了解我們個人信念及社交圈子的捷徑。」例如十字架、耶穌、祈禱手勢等紋身,會被歸入宗教紋身之類,而擁有與黑幫或罪犯相近的紋身,亦有可能被當成有聯繫。
指當局擅自用囚犯作研究
EFF更質疑計劃本身已置罪犯的個人私隱於不顧,把其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樣貌及生日日期等,交給第三方使用,並且在未有上級同意下,使用囚犯及被捕者作研究用途。機構形容這仿彿是「把囚犯當成無盡的免費數據來源」。
據EFF指,今年計劃規模更將擴大,當局將從密歇根州警方、田納西州懲教局,及佛羅里達州皮內拉斯縣警長辦公室,收集約10萬個紋身圖案,擴大資料庫。機構指NIST回應表示,政府研究部門會調查計劃,但未有回應會否暫緩第二階段計劃。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