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謀劃重於眼前利益 美國、以色列須明白的道理

撰文:楊中文
出版:更新:

美國早前執意把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觸發新一輪以巴衝突,其間以軍向巴人示威者開火,造成最少62死、2700人受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形容這是一場「大屠殺」。
對以色列來說,使館搬遷是一大勝利,然而這種勝利畢竟只是短期利益,長遠而言,卻會加深巴人對以色列的仇恨,導致後者的長遠安全更難得到保障。

促使美國把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一直是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夙願,如今在特朗普配合下,終於成為現實。然而,單從使館開幕儀式共有86個國家外交官收到邀請、但半數以上缺席的事實來看,遷館的決定根本不得人心。

加深仇恨非上策 和解更合長遠利益

5月16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題為「山不轉水轉,以色列應著眼長遠安全」的社評。文章指出,美使館搬遷導致多人傷亡,當天的事肯定會被巴人和阿拉伯人記著,令延綿70年的以巴衝突再添一筆新仇,和解之路只會愈走愈遠。

文章認為,由於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分裂等因素,以色列近年來鞏固地區優勢,安全形勢得以緩解。可是,這一切並非以色列一手導演,中東格局變化的絕大部分推力來自外部世界,「以色列靠自己力量把控不了命運,它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政治變遷中的一葉浮萍,今後仍將會是那樣。」

單就軍力而言,以色列在中東佔盡優勢,加上得到美國袒護,它自然無意向巴人讓步。然而,若干事實仍然必須認清:地理上,以色列完全被阿拉伯世界包圍;人數上,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遠遠多於猶太人。

事物並非靜止不變,現時如日方中的以色列能否永遠鶴立雞群,頗成疑問。倘若不透過和平談判解決領土問題,以色列的命運始終無法安定下來。

《環球時報》過往發表不少煽情文章,時常被外媒看做是中國「民族主義」和「中國威脅論」的征兆。但是,即便是這個「充滿激情」的媒體也能發表這類文章,這就從側面顯示,中國人在認識世界、國際關係、利害衝突時,普遍有著較為長遠的視角,且是和中國「和而不同」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

在這個認知之下,無論是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皆認為活在對抗之中,不斷與敵人加深仇恨,無論如何都不是上策,倒不如趁自己還佔上風的時候,爭取與敵人達成和平協議,這才是長久之計。

大批巴勒斯坦人抗議美國把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期間,遭以軍實彈鎮壓。圖為一名巴人被殺後,其親屬嚎哭的情況。(路透社)

合作,還是對抗?

經得起時間考驗才是王道,與其靠實力開路,贏取短期利益,長遠而言卻令對手心懷怨懟,倒不如衷心合作。隨著世界局勢的演變,部分西方評論者也開始意識到這個道理。

5月15日,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Martin Wolf)發表題為「西方應如何判斷崛起的中國」的文章。他指出,在1990年,發達國家貢獻全球經濟產出高達78%(市價計算)或64%(購買力平價計算);現時,這些國家的產出只佔60%或41%。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經歷國力此消彼長的轉變。

在對華貿易糾紛上,特朗普擺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但最近已轉趨溫和。(資料圖片)

沃爾夫表示,過去十年,西方被金融海嘯和民粹思潮弄得焦頭爛額,其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備受質疑,中國奉行的一套卻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中國,西方應該怎樣自處?這是西方需要思索的問題。

沃爾夫提出,中國雖是西方的主要競爭者,其崛起會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帶來不少困惑,但「中國是必不可少的夥伴」,美國認為有必要單方面使用自身實力、從而達成自設目的的想法必將失敗。他又指出,中美摩擦不會導致中國停止進步,極其量只會拖慢進步的過程。

當然,西方無須接納中國提出的所有要求,但西方在追求一個穩定、繁榮和平的世界時,中國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在各國互相依存、而衝突卻不減反增的世界當中,更多地落實這種著重各方皆可長期受益的共處方式,才是得以持久的方式,也是各國需要進一步思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