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新式電燈膽 功率比LED燈高約2倍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慳電膽和LED燈的出現使傳統電燈膽遭日漸淘汰,然而最新科技有望令電燈膽「起死回生」。

傳統電燈膽透過通電,利用電阻把鎢絲加熱,功率甚低。(Getty Images)

近日有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展示一項結合電燈膽與新科技的成果,以一種特製晶體包裹着金屬燈絲,就能將電燈膽的功率倍增,甚至比LED燈的功率更高。

自慳電膽及LED燈推出市面後,傳統電燈膽遭淘汰。(資料圖片)

由於傳統電燈膽的功率只有約5%,其餘95%的能量化成熱能散失在環境中,慳電膽與LED燈的功率則高達14%,淘汰傳統電燈膽。英國早於2007年宣布要在2011年之前淘汰電燈膽;香港環境局亦曾於2013年推行約章計劃,鼓勵本港燈泡進口商不再進口鎢絲燈膽。科學家相信,麻省理工發明的新式電燈膽功率將會高達40%,比LED燈與慳電膽高約兩倍。

研究人員指,新式電燈膽的運作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燈膽內幼細的金屬燈絲加熱,熱能開始透過紅外線散發,與傳統燈膽無異。進入第二階段,包裹着金屬燈絲的特製晶體開始發揮作用,不斷將紅外線反射到金屬絲,金屬絲再吸收之後,就能釋出光能。研究人員稱這個過程為「光循環」(light recycling)。

 

這種光子晶體以地球蘊含量豐富的元素來製造,亦可利用傳統物料科技生產,電燈膽有望再次普及。

 

近年不少醫學報告指出,慳電膽與LED燈發出的光源可對人體造成傷害,瓦數越大,越接近光源,皮膚接受的有害紫外光也會越多。慳電膽釋出的紫外光有可能引發皮膚癌和黑色素瘤,而直視LED光源釋放的光射和幅射,會增加白內障及黃斑點病發的機會。有小部份人更對慳電膽的光源敏感,有說法指高達三份之二的紅斑狼瘡患者對慳電膽敏感特別嚴重。新式電燈膽的興起,相信會成為他們的福音。

 

(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