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冬奧禁賽】拿到金牌卻沒法升國旗 獨立運動員的奧運悲歌
俄羅斯因禁藥問題,遭國際奧委會(IOC)禁止參加2018年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但容許可證明「清白之身」的運動員,以獨立運動員身分參賽。然而運動員每天艱苦鍛鍊,為的正是在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中大顯身手,站上頒獎台最高處聽着國歌、看着國家的旗幟隨風飄揚,與同胞分享那份民族自豪感。
拿到金牌卻沒法升國旗的無奈,2016年里約奧運金牌得主、科威特射擊運動員阿爾迪哈尼最清楚不過。他的故事,以及國族主義如何令奧運會成為沒有槍炮的戰場,均是宣稱「政治與體育無關」的一面照妖鏡。
「我拿到了奧運金牌,但我沒有辦法升起我的國旗。這種感覺太傷心了,我沒法不哭出來。」
2016里約奧運,以獨立運動員隊(Independent Olympic Athletes)身分參賽的科威特射擊運動員阿爾迪哈尼(Fehaid Al-Deehani),贏取男子飛碟雙多向金牌後,仍然表情落寞,只因不能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升起。
今日奧運會以國家為參賽單位,無論隊際或個人項目,都會賦予為國爭光的意義,儼如運動場上的戰爭。就連以往一些國家主辦奧運,亦會被視作展示國力、宏揚國威的表現,是維護國家尊嚴的場合。
若說奧運故事味道十足,國族主義(Nationalism)就是當中的主要調味。
阿爾迪哈尼的故事,正是最新近的例子。科威特奧委會,被指受到科威特政府干預,2015年被國際奧委會暫停會籍,令9名科威特籍選手要以獨立運動員身分參與2016奧運會。阿爾迪哈尼本人亦大有來頭,他本身是一名科威特軍人,今屆是他個人第6次參與奧運,之前在2000年悉尼奧運及2012年倫敦奧運已曾贏得兩面銅牌,早已有「科威特神槍手」之美譽。
獨立身分參賽 奪金更哀傷
正因其名望,國際奧委會在今屆奧運開幕前,曾邀他任今屆獨立隊的開幕禮持旗手,手持奧委會五環旗幟進場,但被他一口推卻。阿爾迪哈尼當時表示:「我不想持奧林匹克旗幟出場。我是一名科威特軍人,在任何場合下,我只能手持科威特國旗。」短短幾句,盡顯其愛國情操。
這亦正好解釋了,為何他在金牌頒獎禮上,竟然哀傷盡顯。決賽時風大雨大得嚴重影響比賽環境的情況下勇奪金牌,固然令他流露激情;但更重要的是他想起了他的祖國。
由於阿爾迪哈尼是以獨立隊身分出賽,頒獎禮奏國歌環節播放的只會是《奧運頌》,而非科威特國歌;升旗儀式亦以奧委會旗取代科威特國旗。連今次這面金牌也不會計算在歷史上從未贏過金牌的科威特紀錄之上。這情景下,不難理解作為軍人的阿爾迪哈尼內心是何等痛苦。
運動員以國家名義參賽,觀眾同樣會以國家為打氣單位,為場上健兒歡呼,在勝出後更會為運動員遞上一面國旗,或身披繞場,或高舉飄揚,充分展示國族主義的存在。
但原來,這種以國家為參賽單位的「愛國模式」奧運會,是在1908年第四屆倫敦奧運才正式確立。在此之前的首三屆奧運會,參賽者除了可以國家為單位外,亦容許不同人士以個人身分報名參賽;甚至因應參賽項目需要,不同國籍人士可以自由組隊參賽。
在當時而言,體育精神和奧運精神的重要性,明顯地蓋過了民族精神。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第三屆奧運,之後才規定要以各國奧委會為統一報名單位。
誠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奧運會,就算開始實行了以國家為計算成績的單位,但比賽氣氛仍然能維持於體育層面的比併。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與國之間糾紛漸多,國家層面的政治爭拗,開始體現於運動場上。奧運舞台,亦從此變得不一樣。
美蘇冷戰 奧運成無槍炮戰爭
二次大戰後,美蘇陣營冷戰開始,雙方在奧運場上的對決更加體現了國族主義的強烈情緒。其中籃球項目就是美國與蘇聯在奧運的最大戰場。由1950年代起至90年代蘇聯瓦解之前的40年間,美、蘇籃球隊幾乎每屆都會碰頭,每次都鬥得難分難解兼火藥味濃。
雖然這40年間的美蘇對決,美國是贏多輸少,但美國每一次落敗給蘇聯,以及與蘇聯同一陣線的南斯拉夫的比賽,都同樣為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由於當年美國仍未容許NBA職業籃球員參賽,每次所派出的都是大學生,美蘇雙方水平更接近,比併亦來得更「貼地」,每每鬥到最後一分一秒才分勝負,令這種帶有國族主義色彩的比賽更加扣人心弦,觀賞價值極高。
各國健兒在場上比併,運動服胸前經常印有國旗國徽,甚或身披國旗接受觀眾歡呼喝彩,當然是完全顯示國族主義對奧運的影響力,「國仇家恨一朝了」的心態非常強烈。在正如前文所言,爭取主辦奧運亦是彰顯國威、宣揚國族主義的好時機,同樣能看中當中充滿無數政治角力。
希魔騎劫奧運 乘機宣傳種族主義
遠在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就成為了納粹狂魔希特拉宣傳雅利安人至高無上的舞台。話說在1931年,國際奧委會將第十一屆奧運會的承辦權交給柏林時,當時申辦奧運的本來是一戰後成立的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當時在野的納粹黨,本來出於種族主義的本能反對柏林舉辦奧運,更表明「與『黑鬼』一起比賽,去爭勝利的棕櫚葉,是奇恥大辱,是對奧林匹克精神史無前例的褻瀆。」
其後希特拉和納粹黨取得政權,對奧運態度出現急轉彎,突然熱中於奧運。目的正是希望通過奧運展示雅利安人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種族。當時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更表明:「德國體育事業的唯一目標就是強化德意志民族的品格。」由此可見,無論是反奧運,還是辦奧運,納粹都不改其種族主義之宗旨。
主辦奧運的紛爭又豈會沒有美蘇冷戰的份兒?雖然奧運沒有因為雙方局勢緊張而停辦過,但奧運歷史上兩次最大規模的抵制及杯葛行動,正是發生在1980年與1984年奧運。
1980年奧運主辦國決選前,剩下的兩個申辦城市,恰恰就是蘇聯的莫斯科及美國的洛杉磯。莫斯科第一輪投票中就順利擊敗了洛杉磯申辦成功。
美蘇對決各國歸邊 奧運全面政治化
豈料在1980年奧運展開前數月,蘇聯出兵阿富汗,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為表抗議,隨即發起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當時的147個國際奧委會成員中,有近四成國家公開抵制或拒絕參加;亦有16個代表團在開幕禮進場時沒有亮出國旗,僅以五環旗來表達抗議。連前一屆主辦城市加拿大蒙特利爾亦只派出代表,將奧運會會旗遞交給莫斯科。蘇聯雖然成為了該屆奧運大贏家,但仍感面目無光。
結果,4年之後的洛杉磯奧運,蘇聯為報一箭之仇,以「安全因素」為由拒絕參加,同時號召國際抵制洛杉磯奧運會,響應者包括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再加上伊朗、利比亞、阿爾巴尼亞等一共有18國。這兩次杯葛行動,明顯地已令奧運成為了國與國之間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合,同時成為宏揚國威,展示政治勢力雄厚的舞台。
冷戰同時亦衍生了一批政治難民,特別是當時由共產國家陣營外流至西方國家的運動員,他們如需轉換國籍,必需要得到原屬國家允許,才能為新國家效力。
不過,在1950年代,原屬共產國家通常不簽發文件讓這些運動員轉投西方陣營,他們向奧委會申請以獨立運動員身分參賽亦不得要領。在那個動盪年代,不少運動員都因為民族之爭,最終大志難伸,無緣亮相奧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