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也可變身邊人 阻止自殺現象蔓延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多關心身邊人,或可阻止一個悲劇的發生。(Getty Images)

本港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各界紛紛援手,期望救救孩子。有研究指出,媒體報道及描述自殺事件,與自殺行為之間有一定連繫。青少年及老人較易受媒體影響,造成悲劇發生。不過,媒體也可出一分力,阻止自殺現象蔓延,以專業,不煽情的手法報道,顯眼地刊出防止自殺的熱線電話,協助年輕人渡過難關。

「自殺蔓延」現象被稱為「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來自18世紀歌德的經典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因無法承受得不到回報的愛,而開槍自殺。有指小說在當時歐洲引起了模仿自殺事件。

近年一個較有影響力的相關研究由Jane Pirkis及Warwick Blood進行,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媒體報道及描述自殺事件,與自殺行為之間有一定連繫。相反,在電影或小說中虛構的自殺事件與自殺行為則關係未明。媒體報道的負面影響包括:

美化或煽情的描寫
詳細而且重覆的報道
陳述自殺方法
將自殺新聞放在頭版,並配以大圖及大標題

媒體報道亦容易側重於一個外在因素(如學業壓力),而忽略或對當事人造成極大影響的其他內在因素。而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及老人較易受媒體影響,造成悲劇發生。

社會上,需要更多的「巴巴吉諾效應」。(Getty Images)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防止自殺組織曾就媒體報道自殺新聞問題,提出相應傳媒守則。例如:

應先與醫療或心理專家討論
不應用鼓勵性字眼,應用「自殺身亡」而非「自殺成功」
只報道相關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凸顯自殺以外的解決方法
提供防止自殺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列出或是自殺警號的危險行為例子

不過,守則終究只是守則,不能命令阻止傳媒的一字一句,但選擇權仍在傳媒工作者的手中,一可以選擇以大篇幅刊登當事人照片,臆測悲劇背後的原因;又或選擇以人文關懷的角度切入,邀請專家甚至過來人撰文。

1994年,搖滾樂團Nirvana主唱Kurt Cobain自殺事件正正表達了傳媒報道方式的重要性,以專業,不煽情的手法報道,並顯眼地刊出防止自殺的熱線電話——求助電話的數字明顯上升,而自殺也沒有蔓延於支持者之間。有研究人員稱之為「巴巴吉諾效應」(Papageno effect),巴巴吉諾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魔笛》中意圖自殺的年輕人,最後因身邊人的幫助而沒有自殺。社會上,需要更多的巴巴吉諾效應。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