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副首相文德森:新政府欲修復中英關係 望華推動俄烏斡旋
9月16日,英國議會上院議員、前副首相及商務大臣文德森(Peter Mandelson)在香港大學出席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舉辦的談話活動,解答港英貿易、施紀賢政府外交政策及中英關係、中美貿易保護主義及美國大選前景等問題。
2004年至2008年間,文德森作為歐盟貿易專員與許多G7和G20成員國進行貿易談判,並領導歐洲在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貿易談判(The Doha Round)。在此之前,他曾在 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和白高敦(Gordon Brown)領導下擔任貿易與工業大臣、北愛爾蘭大臣以及商業、創新與技能大臣等多個工黨政府內閣職位。早年間他還曾擔當工黨競選及傳訊主任。
施紀賢政府的外交
文德森稱,英國在經歷金融危機、脫歐、新冠疫情、保守黨政府多年緊縮政策後,新工黨政府不得不同時處理國內經濟、外交方面面臨的一系列艱巨任務。他表示,在俄烏與以巴兩場戰爭之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將不得不在外交上花費大量時間,這也是為什麼他在上台後幾天內便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北約峰會。
在國內,新政府需要為英國「重啟」經濟引擎、重建國民醫療體系(NHS)、修復教育系統以及實現零碳目標來應對氣候變化。
文德森在港大出席活動當日,施紀賢正出訪意大利,與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討論對英國民眾至關重要的非法移民問題。文德森稱,這同樣是現任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政府欲修復中英關係
文德森表示,他對未來的中英關係持樂觀態度,施紀賢政府有意修復與中國多年來不斷惡化的關係,希望中國能夠予以回應,並指雙方首先要停止互罵。
在被問及對中國處理與英國新政府的關係時,文德森稱中國應該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在俄烏之間斡旋、推動俄烏雙方在確保烏克蘭保持領土完整的條件下達成協議、結束這場「殖民戰爭」。他認為,正如中國重視國家安全問題一樣,中國不應該「天真的無視英國在國家安全上的顧慮」。
港英自貿協議?
當日在場聆聽談話的邱騰華向文德森問及港英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邱騰華表示,2018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上,他曾與英國時任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提及,英國在實現脫歐後將需要與香港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他向文德森發問,新政府現時會否有意願落實與香港的自貿協定?
文德森回答稱,港英之間的自由貿易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但他認為,這需要通過更加密集、複雜的商務外交活動實現,而非試圖達成華而不實、沒有什麼實際效用的一紙協議。
美國大選展望:取決於哪個版本的特朗普
文德森還被問及美國大選結果的可能影響。他表示,如果副總統、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11月的大選中勝出,北約和英美關係大體會延續目前的狀態,如果是特朗普當選,則取決於再度執政的特朗普是「哪個版本」。
他表示,如果是「商人」特朗普,那麼美國的盟友會被迫與美國進行棘手的談判,包括在貿易、技術和國防開支等方面與美國分擔更多責任,例如在國防上,他會希望歐洲不再搭美國的便車」。另一種版本則更加激進,盟友國將不得不依賴自己。
批中國靠出口解決過剩產能
問答中,文德森以前歐洲貿易專員的身份批評指,中國希望依靠擴大出口導向型經濟、由世界其他國家來消化本國的過剩產能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不顧對本國工業生產和經濟的後果,不斷吸收、再吸收(中國的過剩產能)。」
他稱,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西方認為中國會保持開放市場,但中國如今反其道而行,因此引來美國及西方其他國家的批評。
他還表示,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在民粹主義驅動下擁抱經濟民族主義政策,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亦實施了改革開放以來最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形容二人在政策傾向上「天造地設」。而世界其他國家則不得不為中美貿易政策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