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貿易摩擦雖日增 中德共同目標利好合作
「我很高興可以在世界動盪不安的時刻歡迎你到來,中國與德國可以努力緩解這種動盪局面,讓世界變得更安寧」。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三(7月5日)與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說出這番意味深長的話。
習近平赴漢堡出席G20峰會前,先訪問德國,事前更在當地發表題為《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署名文章,形容中德務實合作是「互利共贏合作典範」,呼籲默克爾一同維護自由貿易。兩位領袖話語中針對的顯然都是舉起反全球化旗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中德近年貿易摩擦漸增,但也有不少「共同語言」,創造了不少攜手應對國際變局的機會。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德中貿易總額創1,698.7億歐元新高,較前年增加4.1%;在德國對外貿易總額中,德中貿易額所佔比重由前年的7.5%,增至去年的7.9%,促成中國首度超越美國和法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同期對華出口為761億歐元,增長6.8%。這些數據表明,中德兩國經貿合作日趨緊密。
中國資金「掃貨」引起憂慮
中德經貿頻繁,整體而言對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難以預計的好處,但兩國既是夥伴,又是競爭對手,難免產生一些摩擦。例如在高端科技領域,德國毫無疑問領先中國,有意見擔心,隨着中國資金進入德國,可能導致技術向中國轉移,令德國失去競爭優勢。德國《明鏡》周刊曾高調批評,中國投資者往往得到政府支持,頻頻在歐洲高價「掃貨」,單是去年,他們用於收購外國企業的資金,已較之前十年的總額還要多,當中不少被併購的企業位於德國,包括被中國家電生產商美的集團斥資46億歐元收購的德國工業機械人公司庫卡(Kuka),導致德國人擔心「德國製造」將會變成「中國製造」。雖然柏林以交易不涉國家安全為由,批准出售庫卡,但經濟部已着手研究以法律手段減慢中國資金收購德國科企的步伐,同時又要求歐盟委員會採取措施,限制類似交易。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逐步向外資開放,營商制度亦不斷完善。然而,不少德國商界人士認為,中國保障知識產權的法律仍存缺陷,法律明確性(legal certainty)不足,未能保障投資者。他們又批評,中國理解的自由貿易顯然與德國的不同──當中國投資者獲准在歐盟投資時,德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卻困難重重,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批評:「由於進入(中國)市場受到限制,我們的企業每年損失數十億歐元!」
中德貿易摩擦不只投資,原材料進出口的爭端亦一直難以化解。德國鋼鐵企業批評,中國的競爭對手獲得國家補貼,不斷向德國及歐洲傾銷廉價鋼材,威脅當地從業員生計。歐盟以此為由,一直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擔心一旦承認,將來難以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其他世貿成員國可於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但這個做法必須在中國「入世」15年後,即2016年底終止。不過,歐盟、美國、日本至今仍未兌現承諾。默克爾早前向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歐盟理應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分析認為,默克爾為爭取中國在其他議題上的合作,願意作出讓步,但歐盟各成員國利益不一,身為歐盟實際領導人的默克爾未必能夠一一說服。
「一帶一路」戰略意圖受質疑
除一般經貿往來引起爭端外,中國的戰略意圖亦受質疑。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是美國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以來,規模最大的發展計劃。縱使「一帶一路」可為沿線國家提供龐大的發展機遇,但西方國家擔心「一帶一路」深入歐陸腹地,質疑中國旨在增強在歐洲的影響力,她們同時認為計劃欠透明度及未必符合國際貿易準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月在北京舉行期間,很多西方國家僅派出部長甚至基層官員赴會,以表達疑慮。當時出席會議的德國經濟部長齊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表明:「工程招標須向所有國家開放,唯有如此德國才會參加……(計劃)將會建設什麼也必須清楚,但現階段仍未清楚。」
特朗普成中德合作催化劑
從上文可見,中國和德國在經濟領域是競爭對手,隨着兩國經貿往來日漸頻繁,摩擦恐怕只會愈來愈多。但這是否代表兩國難以合作呢?就像中美貿易一樣,中德貿易同樣競爭激烈,貿易糾紛時有發生,但大趨勢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難以互相切割。中德貿易雖然受上述負面因素干擾,但基於兩國有不少共同關切,因此有加強合作的空間,而隨着反對全球化、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及漠視全球暖化的特朗普上台,中德合作的迫切性只會有增無減。
「當一扇窗關上,另一扇窗便打開」──德國副總理兼外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早前被問及如何應對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傾向時如此回應,他暗示德國在美國以外,還有另一選擇──中國。事實上,中國和德國都是出口大國,美國實行保護主義對她們不利。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和德國去年出口額分別高達2.098萬億及1.339萬億美元,分別排名全球第一及第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賈文山認為,中國是支持全球化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德國則是支持自由貿易及全球化、經濟實力最強的發達國家,「德國必須與走向全球的中國一起,為全球未來建立共同願景」。
「當一扇窗關上,另一扇窗便打開」
環保與創新是共同語言
其次,中國和德國近年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這與早前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形成強烈對比。就在特朗普宣布這個決定前約一個月,德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再次打破紀錄──在4月30日,德國85%電力由風力、太陽能、水力及生物能源產生。當地能源智庫Agora Energiewende專家格賴興(Patrick Graichen)形容,隨着德國政府推出「能源革命」,預料到了2022年,核能將會被完全淘汰;至2030年,像今年4月30日的日子將會成為常態(completely normal)。同時,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不少成績,例如早前在安徽省建立一座擁有16.5萬片太陽能板、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陽能發電站,據稱發電量高達40兆瓦;另外,在上月17日至23日,青海省約600萬名居民完成一大壯舉,在一周內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護環境這個牽涉全球民眾福祉的事業上,中德兩國有共同目標,既然美國放棄保護地球的道德責任,中德更須合作肩負起這個重責。
除了環保,中德在創新科技領域亦有「共同語言」。工業是德國傳統優勢,在汽車、製藥及化工等範疇享譽世界,為鞏固並增強競爭力,當局2013年起推行「工業4.0」計劃,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元素,具體而言可分為「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及「智能物流」,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早佔先機。中國國務院在兩年後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希望在2025年前,發展醫療技術、機械人、新能源汽車等十個領域,務求從製造業大國晉身為製造業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分別是中德在創新領域的鴻圖大計,兩國領導人同意共同推展。私人企業方面,中國互聯網巨擘百度和德國大型汽車零件製造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早前落實戰略合作,合作領域包括自動駕駛等,同意交流技術及經驗、開發新產品,響應「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
「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這樣形容當前的世界局勢,這似乎是要呼應默克爾早前的講話:「中國已成為更重要的戰略夥伴,全球正處於不確定的年代,我們有責任在不同領域擴大合作,推進一個基於法律的世界秩序」。默克爾口中的「不確定年代」源於特朗普,正因特朗普干擾原有世界秩序,中德才有擴大合作的必要,以抵銷美國的負面因素。當然,默克爾亦明言不能過分依賴中國,她在爭取中國支持時,也要維護德國與歐盟的利益。如何做到既競爭又合作,就看中德兩國領導人的智慧了。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