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副手民調下挫 掀共和黨內質疑聲 美媒:3大原因未獲看好
自7月15日成為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副手一週多時間以來,萬斯(JD Vance)面臨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尤其在總統拜登(Joe Biden)退選後,共和黨人的擔憂和沮喪愈發擴散開來。
美媒注意到,萬斯是在特朗普對決拜登時被選中的,但面對新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哈里斯),情況出現變化。
在一些共和黨人眼裏,萬斯不如賀錦麗那樣自帶多元化的標籤,而且與特朗普政見幾乎一致,很難給特朗普陣營爭取到新的支持者。萬斯未經全面審查、缺乏相關從政經驗和他早年「反特朗普」的言論,也讓共和黨人放心不下。
特朗普7月15日獲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並選擇39歲的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萬斯為競選搭檔。
美媒《政治報》(Politico)26日報道注意到,自從賀錦麗站上競選舞台以來,民主黨人就開始攻擊萬斯,民意調查顯示這些攻擊似乎已經起到作用。
美媒分析師Harry Enten表示,萬斯在所有民意調查中的平均淨支持率為負5%,低於歷史上任何副總統候選人。另外兩項民調也顯示,萬斯的好感度下降3%。
難為特朗普爭取新支持
專家認為,萬斯被選中成為特朗普搭檔的時候,拜登還沒退選,特朗普選他是為鞏固已有的支持者群體,激發自己的選民群體的活力,而不是為了爭取新的支持者加入。
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政治策略師Joshua Novotney說:「萬斯不是一個政治選擇,他被選中並非為了在某些群體內拉到支持,只是因為特朗普信任他,並願意與他共事。」
美國《國會山報》26日稱,多名共和黨議員在接受採訪時都表達對萬斯參選的質疑。
一位眾議院共和黨人說:「他是所有選擇中最糟糕的選項,這太糟了,我甚至認為這本來是不可能。如果你去這棟大樓附近問問,這裹的人十有八九都會說他是錯誤的選擇。」另一位共和黨眾議員表示,萬斯是唯一能夠對共和黨選情造成嚴重損害的人。
一位共和黨人直言,倘若特朗普在11月的選舉中落敗,那萬斯就是罪魁禍首。他表示:「人們普遍認為,如果特朗普落敗,那就是因為其選舉萬斯,因為這不會帶來任何幫助。」
在拜登宣布退選並支持賀錦麗後,萬斯引發的焦慮變得更加明顯。而另一邊的民主黨人似乎在重振旗鼓,拿到更多的競選資金,想要顛覆政治格局。
就賀錦麗來說,她兼具有色人種和亞裔女性的身份,與萬斯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共和黨人焦慮的根源所在。
共和黨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提名人更加多元化,但由於萬斯在很大程度上與特朗普的觀點一致,一些共和黨人擔心他不足以吸引尚未支持特朗普的選民,他們認為萬斯只是激發特朗普原有支持者的熱情,但並未從其他群體拉來新的支持者。
一位眾議院共和黨人認為,任何其他人都能夠為特朗普帶來新群體的支持者,他坦言:「這並不是說萬斯的名聲不好,他只是沒有為特朗普爭取到新的選民。這就是問題所在。」
他續稱:「萬斯帶來特朗普的選民,你們知道還有誰做到這點嗎?那就是特朗普自己啊,這就是為何我們很多人都難以理解。」
「孤立主義」外交惹黨內建制擔憂
一些眾議院共和黨人也對萬斯的外交政策立場提出質疑,尤其是他在援助海外盟友時的孤立主義立場。
萬斯缺席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國會的演講讓一些共和黨人不滿,有人稱這是「一個問題」,另一位眾議員則對他缺席的理由感到憤怒。
這位議員談到萬斯將他的缺席歸咎於競選行程時說,「他隨隨便便安排自己的日程,實在太莽撞。」
政治履歷不可靠?
作為新一代保守派的代表,39歲的萬斯是黨內的新星,他的政治經歷僅2年。而從政以前,萬斯其實曾一度是特朗普的激烈批評者,直到2022年參加俄亥俄州參議員競選時,萬斯先行「服軟認錯」,並在特朗普的大力支持下順利上位,一舉轉變為特朗普的忠實盟友。
如此經歷也給萬斯帶來問題,比如就有共和黨人質疑他的履歷不夠豐富。一位議員說:「我不知道他是否具備擔任這份工作的經驗,我不想說他沒有經驗,他不聰明,或者我不喜歡他寫的書和他的成長經歷,但我仍然更青睞其他候選人,因為他們資歷更深,經歷過更多的考驗。」
萬斯早年間抨擊特朗普的言論,也讓一些共和黨人耿耿於懷。
一位共和黨人說:「他非常不誠實,他稱特朗普為希特勒,這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現在他又成世界上最支持特朗普的人,但我只是不信任他。」
這位共和黨人表示:「我很難理解一個稱特朗普為希特勒的共和黨人,怎麼就成為他的副總統,特別是在一次暗殺企圖之後,我認為任何有思想的人都明白,激烈的言論可能會導致瘋狂的人使用暴力。」
儘管招來重重質疑,但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依然表達堅定支持萬斯的立場。競選團隊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告訴《國會山報》:「特朗普對他與萬斯做出的選擇感到興奮,他們是奪回白宮的完美團隊。」
當被問及如果賀錦麗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後,是否會選擇另一位副總統候選人時,特朗普24日告訴記者:「不,我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萬斯做得非常好,他真的能抓住人心。」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