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軸】朝鮮頻試射測技術 時間點精心部署 回應施壓與制裁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朝鮮核問題態度明顯比前任強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亦不是省油的燈。美國與日本、韓國等聯手,要求國際社會加強制裁、中國亦加入施壓的陣營。這令平壤政府所受壓力大增,並以試射導彈、飛彈以及測試火箭引擎等作為回應。
以下為朝鮮今年主要試射或測試技術的時序:
7月4日:朝鮮早上從接近中國的平安北道發射導彈,它向東飛行37分鐘後落入日本東海,射程逾930公里。平壤下午稱已成功發射洲際導彈。美方指它只是中程導彈。另有美專家表示,導彈若按正常發射,最遠射程可能達到6700公里,可飛抵美國阿拉斯加。
備註:是次試射發生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3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然後前往出席德國舉行的G20峰會之際。這是韓國總統文在寅上任後,朝鮮第5次試射導彈。
6月22日:朝鮮繼3月18日後,再進行火箭引擎測試。美國方面認為,這是朝鮮發展洲際彈道飛彈計劃的一部分。
6月8日:早上於江原道元山一帶朝向東部海域,發射多枚不明飛行物,推測可能是地對艦飛彈,約飛行200公里。
備註:是次試射發生在聯合國擴大制裁朝鮮之後。
5月29日,成功試射了搭載新開發的精密制導系統的彈道導彈。有分析認為當日試射的導彈是在「飛毛腿-ER」級導彈上,加裝精密誘導等裝置,可準確打擊目標。
備註:這是文在寅上任總統後,朝鮮第4次試射導彈。
5月21日:下午從平安南道北倉一帶發射一枚聲稱是「北極星二型」彈道導彈。它飛行500公里,然後落入東邊的海域。韓國軍方相信該導彈不是洲際彈道導彈(ICBM)。
5月22日:下午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試射相信是「北極星二型」彈道導彈。它飛行約500公里後,落入半島東部海域。韓方推測它並非洲際彈道導彈,因射程較短,惟估計試射成功。
備註:這是文在寅上任韓國總統以來第2及第3次試射彈道導彈。韓聯社指朝鮮此舉或是暗示不同意美國提出,要求朝鮮棄核發展換取直接對話的建議。此前聯合國安理會定於5月23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有關問題,朝方或藉一連兩天試射表示抗議。
5月14日:當日凌晨在平安北道龜城一帶發射一枚導彈。朝中社報道指是新型地對地中遠程導彈。它飛行約70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朝中社報道那是一枚「火箭」,型號為「火星12號」(Hwasong-12),能飛行高達2111.5公里。
備註:這是文在寅5月10日宣誓就任韓國總統後第一次試射,亦發生在多國領袖齊集北京出席中國「一帶一路」峰會之際。
4月29日:清晨試射一枚彈道導彈,但試射失敗,發射數秒後便在空中爆炸。美國官員指,有可能是「KN-17」中程彈道導彈。
備註:導彈發射時間剛好於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聯合國呼籲全球施壓,逼朝鮮放棄核計劃的數小時之後;亦是在美國派遣航母「卡爾文森號」戰鬥群前往朝鮮附近水域之際。
4月16日:早上自東岸新浦區發射一枚導彈,惟在發射數秒後爆炸。是次試射以失敗告終。
備註:試射發生在4月15日朝鮮趁太陽節舉行大型閱兵及展示武器後一天,以及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訪問韓國前夕。彭斯4月17日訪問分隔韓朝非軍事地區(DMZ)。這解讀為美國對盟友韓國表示支持,以及展示應對朝核威脅的決心。
4月5日:6時40分左右於咸鏡南道新浦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疑似「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導彈。美國其後有官員表示,試射的導彈是一枚「飛毛腿導彈」,惟飛行期間出現故障,墜落日本海。
備註:試射發生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6日到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與特朗普會晤前夕。分析亦認為朝鮮亦可以藉今次事件,抗議正在進行的代號「鷂鷹」的美韓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