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生活|廣州建「1小時通勤圈」:將與周邊城市規劃210條通道
近日,從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瞭解到,目前《國土空間背景下的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形成廣州與周邊城市210條通道規劃(軌道59條、道路151條),為建設和完善現代一體化交通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城際交往需求總量成倍增長
據了解,《規劃》以打造「全向多層立體網,高效便捷交通圈」為總目標,高標準建成高效連接全球、便捷輻射全國、快速直連灣區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形成「灣區1小時交通圈」和「鄰穗地區1小時通勤圈」,推動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立體成網,支撐核心引領、軸帶支撐、圈層聯動的都市圈發展格局。
為編制《規劃》,廣州主動對接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清遠、韶關周邊7市,深入開展「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規劃」調查研究,結合區域和城市發展方向,研判人口經濟集聚趨勢,預測分析「未來城市」之間的交通需求特徵。
首先,區域經濟關聯度增強,城際交往需求總量成倍增長。廣州與周邊各城市間經濟關聯度提升1.8倍,跨城萬人出行頻次增長65%。對外出行總量從日均403萬人次增加到766萬人次。
其次,中短距離高頻次出行特徵顯著,經濟腹地拓展需要更廣泛的連通。30km內出行達58%、都市圈60km範圍達80%,軌道交通方式比例達60%,有必要提供多層次、滿足多尺度空間的交通服務。
再次,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發展強勁,城市節點需要更高效的中心直達。知識城、東部樞紐、濱海灣、前海灣將成為廣深港澳東岸創新走廊新的增長點,科學城、黃金灣、創新城、明珠灣、環海灣、橫琴將成為西岸增長點,這些新增長點之間以及與各城市中心的聯絡需要更加高效直達。廣深雙城聯動,帶動東岸科技創新走廊交通強勁增長1.6倍。南沙灣區中心崛起,帶動西岸科技創新走廊交通快速增長1.2倍。
最後,在新空間結構下,需要建構更大範圍的通勤交通圈。隨著廣州與灣區城市的融合進入深水區,跨界通勤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廣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將增長90%,佔廣州與大灣區11市出行的2/3,其中通勤交通更高達80%,亟須提升區域通道的密度及可達性。
「三張網」支撐建構「1小時通勤圈」
《規劃》著力建構「三張網」,推動廣州與周邊城市形成公鐵多層級、方向多路徑、網路互聯通、中心直達快的互聯互通交通網路。
在建設國家骨架網方面,暢通國內大循環支撐能力。高效貫通全省、通達全國大城市群;擴容和新建並舉,推進「兩環十六射」國家幹線網落地生根,形成33條國家骨架對外通道。
在強化灣區幹線網方面,提升極點輻射帶動能力。圍繞廣佛中心,建構「雙環+十字+放射」灣區城際網路,打造」三環十九射」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多層級灣區幹線路網,形成63條灣區幹線對外通道。
在織密同城支線網方面,增強通勤保障能力。建構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同城化軌道網路,以及疏密有致的同城道路支線網,暢通邊界地區微循環,形成114條同城支線對外通道。《規劃》實施後,廣州至各方向國家鐵路、高速公路均在2條以上,與灣區城市中心1小時通達。在中心通勤交通高峰1小時可達範圍中,佛山方向由15km拓展至30km、東莞方向由30km拓展至50km。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規劃》在發展策略上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從「自成體系」向「立體復合」轉變,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線位共用、資訊共享、立體互聯和標準互通。二是從「公路模式」向「軌道引導」轉變,應對中短距離城際客流快速增長,建設軌道上大灣區。三是從「站到站」向「門到門」轉變,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都市圈通勤交通服務,從「1小時交通圈」走向「1小時通勤圈」。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