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中國疫情將與世界同步 進入季節性、地方性流行階段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今日(8日)內地正式將新冠調整為「乙類乙管」,但對於疫情防控、毒株變異、老年人保障等問題,民眾似乎仍存在較大擔憂。昨日(7日)在第二屆光華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主題演講表示,中國在進入新冠大規模流行第一波後,將逐漸進入地方性流行階段,與世界「同步」。

有許多觀點將新冠認為是「大號流感」,那麼新冠能否像流感一樣,從全球大流行演變為地方性流行?張文宏給出肯定回答稱,在一些國家,經歷了新冠的大規模流行後,目前超額死亡人數已大幅降低。

他以新加坡和美國做對比,新加坡超額死亡已接近為零,新冠病死率近期也非常低。而這得益於在Delta流行期間,絕大多數老人完成了3針疫苗接種。而Omicron在美國的致命性強,與美國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不夠高有密切關係。

張文宏還解釋,疫苗即使在6個月後抗體水平降低,但在遇到Omicron入侵後,仍會觸發免疫反應,免疫細胞的「記憶力」很強。因此他呼籲,應盡快將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率提升至90%。

保障用藥才能防止醫療擠兌 中藥是中國人的額外輔助

當前內地醫療資源不足、藥物緊缺,甚至止瀉藥都成為搶購藥品之一。張文宏對此表示,相關部門應根據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數,盡快完成藥物儲備。「基層要有藥可用,這樣才能防止二級、三級醫療資源擠兌。」若抗病毒藥物能夠百分百覆蓋高危患者,將有效降低重症率。

張文宏強調,「中藥會給中國人帶來額外的輔助療效。」在感染後的「黃金72小時」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首先利用抗病毒小分子藥物,同時採用氧療、中藥和低劑量的激素進行治療。

「我相信,中國具備把新冠疫情變成地方性流行的能力。」張文宏表示,中國內地如今進入了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隨著醫療資源的逐步到位,將過渡到地方性流行階段。「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全球趨同,就像流感一樣,成為季節性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