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發文告別2022年:經歷困難的中國人皆是英雄
今日(31日)是2022年最後一日,《環球時報》前任總編輯胡錫進對此發文表示,今年注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難忘的,這一年全世界最大的事件無疑是俄烏衝突,然而對中國人而言,最多記憶的是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他強調,所有經歷了困難的中國人都是英雄。
「一個虎年怎麼過成了『貓年』?我們有理由這樣感嘆、自嘲。」本月中確診新冠的胡錫進在文中寫道,自己病了年輕時代以來最重的一場,高燒加低燒持續了12天。而透過輿論場,他看到了防疫中各種層層加碼和「一刀切」,很是為國家就是擺脫不了這些表現背後的官僚主義痼疾而著急、難過。他特別提到今年中期,中國與外界形成了一道防疫屏障,11月開始舉行的世界盃,展現了外界與中國之間的懸殊差異。
不過胡指出,中國整年都在與Omicron交手,它們同時是探索,即能不能為保衛人民的生命健康繼續成功施行了兩年多的政策?他認為,12月情況顯示,中國之前有一段時間在是否放開的問題上糾結是有道理的。雖然從11月11日防控二十條出台到12月份放開,發生了海嘯級的感染潮,很多人感覺是一個「急轉彎」,但綜觀全局,中國力圖實現的恰是一條穩健路線。它在每一個節點的實際表現可能不同,但這個路線本身的堅決性是貫穿始終的。而國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人民想過安穩日子,這種日子需要國家穩健路線的支持。
他又以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舉例,指其搞了一個全球防疫中前所未有的「超級閉環泡泡」,整個過程居然沒有對北京市造成感染。夏天出現了乾旱和缺電,國家迅速調集各種資源,幫助缺電省份渡過難關,「這個國家就像是手裡總攥著戰略預備隊一樣,盡量緩衝各種突發危機造成的損害,它在這方面做得很努力」。
另一方面,胡提到俄烏衝突是一場空前的挑戰,中國輿論場上立刻形成了全力「站俄羅斯」或者全力「站烏克蘭」的兩種主張,但是中國政府的政策卻是中立。中外都有很多人斷言這樣的中立根本維持不了,但它卻成功維繫了中俄全面戰略關係,同時也成功避免了與西方的尖銳衝突,中國成為了因烏克蘭危機受損最小的世界主要力量之一。
之後,胡回說疫情,指防疫三年後,中國最終總要打破病毒的困鎖,今年11月到12月,當局下決心邁出了這一步,比人們預想的更具挑戰,也更加痛苦,然而中國畢竟躲過了新冠病毒最猙獰的時候,在它已經相對大為減弱時實施了戰略突圍。他進一步稱,2022年最後證明了,對付新冠疫情必須經歷「人民戰爭」階段,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爭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是英雄,「我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記憶,但是因為我們大家的勇敢和配合,這個國家和民族總體上走了一條代價最小的道路」。
在文章最後,胡指出,2022年給全世界提了諸多難題,整個歐洲尤其處在繼續的徬徨中。而中國對付的是新冠病毒的殘餘。「也許把這個大背景看清楚了,我們會更了解這一年我們做了什麼,因為這一年的努力,我們在迎來怎樣的、很可能更加清朗的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