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之前重申「偉大鬥爭」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十一中國國慶前夕,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理論刊物《求是》雜誌上刊文,再次提到「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作者:韓詠紅/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如此臨近中共二十大,中共領導人強調「偉大鬥爭」,當然立刻引起國際媒體注意。不過,這並非習近平新提出的理念,題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文章,其實是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的其中一部分。

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思想被宣布將寫入中共黨章,成為繼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及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之後中共又一理論指導思想。(資料圖片)

《求是》以習近平署名刊出這篇文章,凸顯這段文字直接代表他本人的意志。在2,600餘字中,習近平稱,中國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這「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他接著要求,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艱苦的努力,「必須勇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


「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鬥爭,其中所謂的新曆史特點究竟是什麼?習近平沒有明說,但他強調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中共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等等。

如果追蹤習近平近年的表態,「新歷史特點」的所指也約略可知,那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美未來關係如何,值得關注。(VCG)

這個形容詞,設定了10年來中共高層的外交思路,併發展出中國更為進取、「敢於鬥爭」,被西方國家批評為更強硬的外交風格與「戰狼外交」。這些年來,中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抗姿態加劇,世人有目共睹。

追溯起來,習近平最早是在2012年12月,在履新總書記不久後在一次對中央軍委的內部講話中提到相關概念。他第一次公開提出這個詞,已是五年後,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結束那年的12月,習近平在接見到京參加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的全體使節時說:「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

中國官媒也引述習近平在其他場合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造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國體制內學者解讀,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國力、制度和理念之爭;「變」的本質是世界經濟重心正加快東移,「東升西降」的趨勢不可逆轉。如果這些解讀無誤,意思或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促使「大變局」的重要原因,中共必須在這個歷史大變局之下,在國力、制度與理念層面進行「偉大鬥爭」,對象是一起競爭的其他國家、制度與理念。

不過,習近平也曾在世界經濟論壇提出,世界各國應該開展「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田徑賽,而不是搞相互攻擊、你死我活的角鬥賽」。

從正面理解,中國所稱的「偉大鬥爭」是堅決維護中共領導與中國現有的制度、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中國國家利益,而並非與美國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是西方世界大多不這樣認為。

由政轉學的澳大利亞前總理、西方世界的「中國通」陸克文(Kein Rudd)最近在演講中表示,他重點關注二十大報告對意識形態問題表述的變化。陸克文指出,從2014年開始,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永不當頭」外交路線逐漸被敢於亮劍、敢於鬥爭的路線取代,中國以更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和價值觀的方式改變地區和全球現狀。陸克文也猜測,中共自2002年以來所使用的字眼,即中國正處於一個「戰略機遇期」,這句話將在中共二十大上被刪除。

澳洲總理的陸克文(Kevin Rudd)。圖為他2017年6月到北京出席第6屆世界和平論壇。(視覺中國)

他的猜測是過慮了,2020年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上剛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可見,中共二十大不會對此作出新的意識形態結論。何況,「大變局」也蘊含著「東升西降」不可逆的機遇。

至於「東升西降」的判斷是否過於樂觀。這在中國國內外都有許多爭議,不少人認為中國不應該低估美國的實力,而過早地引發了西方世界的警惕。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學者開始懷疑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的這一天是否真的會到來。

但無論如何,二十大以後中國的外交估計不會改變風格或方向,不會變得較柔軟,也不會在未經挑釁下變得更強勢。中共高層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以及外交方向,早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後就已經設定,如今重提「偉大鬥爭」,只是再次重申其志不變而已。

這意味著「偉大鬥爭」會持續下去。在中國繼續發展與西方加緊防堵的惡性循環下,中外的猜忌與戰略互疑還會進一步深化。就中美關係而言,雙方可能在戰術上、在溝通方面避免雙邊關係失控,但戰略上的對抗的態勢只會加劇。別忘了,不只中國在進行「偉大鬥爭」,美國公開指中國是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雖然用詞不同,但美國何嘗不也在進行它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