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走訪揭企業招聘仍「陽過的不要」 滬中介:進過方艙都查得出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內地新冠康復人員遭遇求職歧視的現象備受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表示,對這類事件每發現一宗即嚴肅處理一宗。不過,內媒記者本周一(18日)起連兩日探訪9間勞務中介及部分企業後,發現針對曾染疫人士的招工歧視仍盛行,部分企業雖然不明文寫出,但最終也劃清界線。

《澎湃新聞》報道,上述多間中介機構聲稱,「陽過的人」能找的崗位不多;部分企業在招聘時仍表示「陽過的不要」。

報道指出,不平等的招工更加隱蔽了,在6個招工微信群組,招聘訊息很少寫明不要新冠康復者,但到了電話諮詢和面試環節,曾經「陽性」的身份又開始困擾求職者。

歧視仍存在:「你陽過是吧?沒太多崗位」

「我想找工作,這裏招聘崗位多嗎?」7月18日,在松江區南樂路168號的達豐生活區內,內媒記者走進松聘職介詢問。兩名勞務中介坐在櫃枱前,牆上貼滿各類招聘啟事。

「多了,幾百個廠,看你想做甚麼。」一名勞務中介說着起身準備介紹。記者問:「陽過的要嗎?」這時勞務中介停頓了幾秒,上下打量記者說:「你陽過是吧,陽過的現在沒太多崗位」。中介表示,企業「要不了那麼多人,多一個少一個它無所謂的」,企業認為剔除康復者有助降低疫情風險。

+3

政府明文規定,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對此勞務中介也清楚,「不是我們中介排斥進過方艙的,是企業不要,」上述勞務中介說,「企業不買賬你有甚麼辦法。」

既然這樣,應聘時不主動向企業表明自己是新冠康復者可以嗎?這名勞務中介笑了笑說不行:「他會查出來的,只要進過方艙都能查出來。」是否為新冠康復者,一是可以通過核酸檢測查出,二是可以通過翻看前幾月的核酸檢測記錄查出。

目前,新冠康復者的核酸檢測和一般市民的核酸篩查有所不同。新冠康復者鄭先生表示,普通人掃描個人核酸碼就能完成篩查,但像他這樣的新冠康復者,要使用健康碼、單人單管檢測,很容易和其他人區分開。「我也用核酸碼去做過,一掃人家就看出來,提醒我在旁邊等一下,然後用健康碼單人單管做。」他說。

記者連續走訪了9間勞務中介機構,招工歧視不在少數。上海市兩間中介表示,新冠康復者的求職選擇較少,聽到「陽過」,勞務中介都表示「不太好找」。另一間中介表示:「說難聽點,你一個人有點情況,人家整個廠都要停」,實際的招工要求大多都提示「陽過的不要」。

也有少數勞務中介的態度相對「寬容」。上海求誠職業介紹所的工作人員說,如果出艙已滿3個月要符合用工條件和防疫要求,合作的多數企業還是樂意接受。

做法更隱蔽:「企業沒寫不代表沒有」

報道指,實際測試加入6個招聘微信群組,每日各群會發布數十至上百個招聘崗位,大多是散工,包括電子廠員工、工廠保安、餐廳服務員、交通輔警、倉庫裝卸工等。部分企業招工訊息稱,「陽過的小哥不要」、「陽轉陰不要」、「做過方艙醫院和小區志願者不要」、「無陽性病史」。

報道指,企業招聘訊息寫明「不要陽過的」已屬少數,大部分企業只是明文規定,求職者須持48小時或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然而,招工歧視以更隱蔽的方式存在。當致電勞務中介想要應聘時,對方便會口頭表明,不要進過方艙的人。一名勞務中介說:「企業沒有寫不代表沒有,你面試的時候很快就查出來了。」

例如,有一間當地企業的防疫要求為:「外地剛來的不接收,行程碼顯示必須是14天內上海的綠碼,48小時內核酸,當場檢查這兩個月的核酸記錄」。不過,實際打電話去詢問,工作人員委婉地表示不行,「陽性患者(康復者)的話,我們這邊是……要那個的」。另間企業雖然聽完後表示可以加微信聯繫,但記者兩次添加好友都未獲通過。

人大代表:當局應更嚴格執法 保障平等就業權

國務院和地方政府近日都明令禁止對新冠康復者的就業歧視。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恆建律師事務所律師潘書鴻直言,歧視新冠康復者顯然是違法的。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防疫法》等法律,以及相關司法解釋,企業和社會在用工過程中不得對這類群體進行歧視,「這種歧視根本不該發生,從法律上我想不再需要過多探討。」

潘書鴻認為,勞動監察部門應更嚴格執法,保障平等就業權利,打擊此類歧視現象。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是受害者,他們當中除了一般市民,還有不少人是一線抗疫工作者,如社區義工、防疫人員乃至醫護人員,「很多人是正能量的代表」。阻撓他們正常就業,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通。

潘書鴻還提到,徹底杜絕招工歧視,需要各領域共同努力。對用工單位而言,最大的擔憂還是「復陽」,企業選擇「一刀切」的做法有趨利避害的一面。監管部門可以考慮針對企業用工制定更加科學精準的防疫手勢,引導企業真正為歧視「松綁」。

不過,具體操作層面上,一名熟悉勞務市場的魏女士表示,新冠康復者的既往「病史」過於簡單易查,監管部門或需從個人資料保護着手,出艙一定時間後隱蔽康復人員的陽性記錄,從機制上規避企業的歧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