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動態清零等同零感染? 吳尊友解讀四大誤解
Omicron肆虐全球,由於其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不少國家都選擇「躺平」應對疫情。近期,國內出現點多面廣的複雜疫情形勢,不少人對繼續堅持「動態清零」失去信心,甚至將「動態清零」與「零感染」混淆,認為現階段針對新的疫情形勢,「動態清零」不可能實現。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昨晚(18日)在微博發文介紹「動態清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社會上存在的多種誤解。
動態清零含義
吳尊友解釋,「動態清零」由清零和動態兩個詞組成。「清零」是從有到無的過程,是將疫情消滅的過程,但僅僅指某地某時刻發生的某一宗疫情,並不是指廣義的全國范圍的總疫情。
「動態」就是疫情發生與清零是在不斷變化的,譬如甲地的疫情撲滅後,乙地可能又發生一宗疫情;乙地疫情撲滅了,丙地可能還有疫情。不過,每宗疫情之間都沒有直接傳播關係,每次疫情發生後,都能在較短時間內撲滅,使得疫情歸零。
因此,動態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發現一宗疫情,撲滅一宗疫情,不讓疫情在當地「生根」。
動態清零的條件
吳尊友指出,新冠病毒只有不停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才能維持其長期生存。若感染者在超過其最長排毒時間,還不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病毒就會被人體免疫功能消滅。在沒有本地的持續傳播新冠疫情、且本地新冠疫情主要來自境外傳入的情況下,動態清零策略是最佳選擇。
在取得控制武漢新冠疫情後,國內基本消滅了新冠病毒疫情。隨後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在本地傳播,都是從境外輸入。換句話說,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在絕大多數時段,國內是沒有新冠病毒。
一般來說,疫情發現得愈早,其波及範圍小,就愈容易實現動態清零。即使發生了一定比例的社區傳播,若疫情分散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動態清零就相對容易實現;若疫情集中在某幾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動態清零的難度會較大,需時較長。
動態清零的靈魂
動態清零的靈魂就是發現早,控制早,將每宗疫情消滅在萌芽中,不讓疫情就地紮根,將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以及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控制在最小。
動態清零的主要措施
吳尊友介紹,動態清零的核心就是斬斷傳播鏈,主要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外防輸入」防控措施中,一是強調入境人員的隔離觀察,以便及時發現境外進入的感染者;二是強調涉及境外冷鍊或貨物運輸的人每日監測,及時發現「物傳人」後繼發的「人傳人」。上述兩項措施都旨在將境外輸入的疫情,發現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是動態清零的最高境界。
在「內防反彈」防控措施中,一是要加強新冠疫情地區的人員流動控制,嚴防感染者流出,將新冠疫情帶入非疫情地區,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強門診就診者監測,對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進行核酸檢測;沒有條件做核酸的可以用抗原篩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病例。
三是出現咽喉紅腫或疼痛、咳嗽等症狀的人,可以用抗原篩查方法做自我檢測,如果發現陽性,要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以便妥善處置。上述三項措施,都是疫情早發現的有效方法,為實現動態清零提供疫情早發現的保障。
動態清零誤解一:零感染
吳尊友指出,動態清零不等於零感染,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別。動態清零是指對於發生的新冠疫情,發現一宗、消滅一宗,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從疫區傳播擴散其他區域。
動態清零強調的是社會層面感染者清零,不要求疫情所在地沒有感染者,亦不要求全國在某個時刻無新冠感染,但對於每一宗發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撲滅。
所謂社會層面清零,是指在社會自由活動的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即使隔離管理的人群中有一定數量的感染者也無礙,因為他們處在隔離狀態,不會向社會傳播擴散。
動態清零誤解二:封控
動態清零採取的措施,取決於疫情發現的階段。如果疫情發現的早,只需要隔離治療病人,加上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就能夠實現清零。
當疫情發現得太遲,或雖然發現較早但未能採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住,出現了較多的社區傳播的情況下,才使用封控措施。
動態清零誤解三:全員核酸檢測
與前述的封控措施一樣,只要疫情發現的早,傳播鏈清楚,順着傳播鏈將密切接觸者找出,就沒有必要做全員核酸篩查。
只有當疫情發現晚,或雖然發現較早但未能採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住,出現了較多的社區傳播、且傳播鏈不清楚的情況下,才使用全員核酸篩查措施。
動態清零誤解四:影響經濟
吳尊友表示,不少人提到動態清零就會想到對經濟影響大。如果疫情形勢發展的比較嚴峻,需要採取較大範圍的全員核酸篩查、封控措施等,動態清零策略對經濟發展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根據數學模型專家初步分析,動態清零策略對當地GDP的影響,僅相當於非動態清零策略對經濟影響的一半。因此,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地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