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學家研發新型快速抗抑鬱化合物 無致幻作用為新藥推出鋪路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科院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與上海科技大學合作,完成以致幻劑與其靶點結構為導向的新型快速抗抑鬱化合物設計。成果周五(28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道指,其為新一代非致幻快速起效的抗抑鬱藥研發指明方向。

全球現時約有3.22億抑鬱症患者,市面上的傳統抗抑鬱藥物,則通常需要數星期甚至數月才見效,且對三分之一的難治性抑鬱症患者沒有改善作用。而近年在治療抑鬱症方面,多種致幻劑展現出一定潛能,其中二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天然致幻劑「裸蓋菇素」可僅在一天內就極大改善患者症狀,效果更能持續超過3個月。

不過,由於致幻副作用極大地限制其臨床研究和廣泛應用,故科學家一直致力尋找和研發非致幻且能快速起效的新型抗抑鬱藥。在人體內,裸蓋菇素被代謝為脫磷酸裸蓋菇素,與血清素2A受體進一步結合發揮作用。通過結構解析,研究人員發現脫磷酸裸蓋菇素除先前預測的與血清素2A受體的經典結合模式外,存在另一種受脂質調控的結合模式。

對此,研究人員設計並合成了以IHCH-7086和IHCH-7079為代表的系列血清素2A受體β-arrestin信號的偏好性激動劑,並經動物體內實驗,驗證出該系列化合物無致幻作用又具備快速抗抑鬱之效果。科研人員介紹,化合物不等同於藥品,尚待大量的實驗驗證,他們爭取其早日能成為造福患者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