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吳京主演《長津湖》預售破億 「主旋律」撐內地票房
9月30日,耗資13億人民幣、中國史上最高投資電影《長津湖》上映,預售票已經突破1億元(人民幣,下同),領跑國慶檔電影,同樣在國慶檔的主旋律電影則是《我和我的父輩》、《鐵道英雄》,今年國慶檔共計有11部電影上映。
其中《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目前領跑國慶檔,雙主旋律電影佔國慶檔預售票房90%。從2018年開始內地拉開「獻禮劇」序幕,內地推出一系列的主旋律影視作品,題材和呈現方式多元,《覺醒年代》、《山海情》熱播打破過去「主旋律沒人看、年輕觀眾不喜歡」的刻板印象,主旋律更成為近年內地影劇市場的「熱門款」,亦扛起疫情下撐起票房的「重任」。
國慶檔期 兩部主旋律電影扛起票房
9月30開始,《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都已經在微博、抖音等各平台預熱,而《長津湖》長達近3個小時的片長也引發網絡討論。
《長津湖》由陳凱歌及香港導演徐克、林超賢擔任監製及導演,由「戰狼」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片中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在戰場與敵軍的決戰。《長津湖》作為博納影業「中國勝利三部曲」之一,製作和投資規模、拍攝時間跨度等多方面都創下中國影史之最。
人民日報也以「我們為什麼期待電影《長津湖》?」為題,將其與《八佰》《金剛川》並列,寫道「這類影片的崛起,則是在用鏡頭語言激發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30日烈士紀念日上映,也包辦多個微博熱搜。
同樣扛起國慶假期票房的則是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後再有的《我和我的父輩》,採不同個導演拍出多個故事的集合成一部長劇情片,此次由章子怡、徐崢、吳京等擔任導演,能否打破前兩部31億、28億的票房備受期待。
根據中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國慶檔票房預計有望達到41到49億元。該研究指出,近年來國慶檔票房基本保持增長趨勢,2019年達到44.7億元、占全年票房比例7.0%。但也有內地業者認為,此次國慶檔期的電影票房預售未像過去達2、3億人民幣,低於預期。但亦有內地業者對《長津湖》抱有高度期望,認為在其帶動下,國慶檔總票房可以達到35億人民幣。
獻禮劇:從特型演員到流量明星
回顧過去「獻禮劇」對演員和拍攝手法都有特別的要求。1970年代拍攝許多影視作品重現早期領導階層的形象,但扮演如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物的演員都需經過要透過中共黨中央的特別審核,口音外形儀態都要相似,遂有「特型演員」誕生。最有名的是扮演毛澤東的古月。
但後來對特型演員的要求逐步放寬,從「口音外型」要神似到「外型相似」就好。2009年電影《建國大業》則未使用特型演員演出中共領導層,改由普通演員出演,2011年《建黨偉業》以及電視劇《開天闢地》亦是,主旋律劇集從選角放寬,也開始有更多樣化的發展。
但如何吸引年輕觀眾或製造話題性,仍舊不容易。於是邀請自帶粉絲免費宣傳的「流量明星」成為一種方式。許多流量明星和偶像演員也將演獻禮劇當成是一種「轉型」證明、愛國的象徵。李易峰主演的《號手請就位》就得到不錯的評價,而在此前已演出耽改劇(BL劇)走紅的黃景瑜則透過紅海行動轉型成功,並成為「軍旅作品」的專業戶,搶先在主旋律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近期多位藝人因負面新聞封殺,加上對「飯圈」和「娛樂圈」的整治,啟用「流量明星」成為雙面刃。此前,電影《1921》因為片中有當時陷入代孕棄養風波的鄭爽、傳出出軌新聞的R1SE成員焉栩嘉而遭到網民抵制,更因此有了呼喚回「特型演員」的呼聲,認為「失德藝人」「失格藝人」甚至「流量明星」不配出演革命先烈。使得部分希望透過「偶像」吸引更多受眾的影視作品反而遭到抵制。
建黨百年 《山海情》《覺醒年代》豎立獻禮劇新標竿
不過,或許比起演員,劇本和對細節的考究更是獻禮劇的核心。此前,為迎接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2018到2022年廣電總局公布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5年規劃裡有高達300部的獻禮劇。不過不同於電影,內地獻禮劇除了少有幾部略有水花外,沒有真正大紅的作品,直到今年1月《山海情》的出現。
《山海情》從1991年代寧夏西海固地區的「吊莊移民」政策開始,講述西海固的人民如何脫貧將「戈壁灘」打造成「塞上江南」的致富過程。豆瓣破33萬人評分,分數高達9.3。
而後講述新文化運動到中共建黨過程,聚焦歷史人物故事的《覺醒年代》2月播映,初始未獲得廣泛關注,但隨著許多人私下推薦,在今年五四青年節成功引起大眾關注,受到年輕人追捧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更成為高考題目。今年的白玉蘭頒獎典禮上,這兩部作品也是幾乎囊括所有的獎項,叫好叫座,樹立了主旋律電視劇的新標竿。
兩部獻禮劇的成功,共同點在於對歷史和細節的考究,對人物刻劃的細膩和嚴謹。例如《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以研究黨史出身,作品利基於歷史但不流於刻板,而《山海情》的成功跟他在海外的高關注度,也讓《華爾街日報》給出高評價,認為中國已經摸索出「主旋律劇的成功密碼」。
過去「主旋律」作品有時連內地民眾都無法說服,但今年的兩部作品在中共建黨百年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成功給出獻禮劇「說好中國故事」的新樣本。而從觀察內地「主旋律」影視題材、選角、側重方向、細節考究等變化,也是內地影視一路尋找「講好中國故事」解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