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現大規模毀林種茶 內媒:普洱茶價格虛高惹禍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被稱為「中國普洱茶第一縣」,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亦是賣茶。《央視網》等內媒近日報道,隨著普洱茶價格逐年升高,為了增加茶葉產量,一些村民不惜砍樹種茶,令勐海縣布朗山鄉林地遭到嚴重毀壞。
報道指,勐海縣全縣人口35萬,八成左右的人口都和茶經濟有關係。布朗山有廣為人知的老班章等茶葉品牌,古樹茶尤其有名,賣茶葉近年給當地農戶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收益,是村民眼中名副其實的「搖錢樹」,不少村民靠賣茶蓋了兩三層的新樓房,日子過得愈來愈富裕。
普洱茶價格逐年升高,但可以利用的閒置土地面積愈來愈少,在經濟利益的誘惑和驅使下,一些村民為增加茶葉産量不惜砍樹種茶。從2009年開始,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老曼峨的岩姓村民,在村小組集體林地擅自砍伐林木,以擴大茶葉的種植面積,讓茶葉獲取更多養分、更快生長。岩某某最終因為違法毀林,被罰了5萬多元人民幣。
然而在當局加大監管力度後,當地一些農戶為了能繼續毀林種茶,甚至採取放火燒樹和圍剝樹皮等更為隱蔽的方式。據悉,新栽的小茶樹比較脆弱,旁邊的大樹會遮擋小茶樹的陽光和水分吸收,所以只有除掉這些大樹,小茶樹才能成活。圍剝樹皮的方式就是把根部的樹皮剝掉,這樣樹木根部的營養無法向上傳輸,過幾年,這些樹就漸漸枯萎死去。雖然是人為破壞的,但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樹木的自然死亡,因此這種行為短時間內不容易被發現。
針對上述破壞生態的亂象,雲南省去年5月在全省範圍內啟動為期6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最終西雙版納共查處3000多宗毀林案件,處理3000多人,罰款1500多萬元;收回林地面積2萬多畝,恢復植被近5萬畝,種植樹苗68萬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