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4號坑出土兩件「青銅瑗」 90後考古人員獨立完成提取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目前,考古人員在三星堆4號坑中發現了3件「青銅瑗」。截至3月28日,有2件被順利提取。
值得關注的是,今次提取青銅瑗的工作,是由90後考古人員擔任主力,獨立完成提取。

青銅瑗的形狀與玉瑗相似,後者是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臂飾,為扁圓環形,並有大孔。瑗同「援」義,孔大是便於二人抓握相援,一般被認為是一種禮儀性用器。

1995年出生的許丹陽,2020年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碩士畢業後,直接來到了三星堆考古現場,負責最先啟動的4號坑發掘。他平均每天在平台上趴著作業4個小時。許丹陽現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三星堆4號坑負責人,3月27日,三星堆4號坑中提取出的第一件青銅瑗,則是由他完成。

許丹陽平均每天在平台上趴著作業4個小時。(央視新聞)

在提取過程中,許丹陽使用手鏟,將文物周圍的泥土剝離。他身體趴在懸空的​​發掘平台上,而為了防止平台晃動連帶手鏟觸碰文物造成傷害,他將全身力量集中到手上,僅靠手腕手指發力,為提取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經過近2個小時的作業,三星堆4號坑的第一件青銅瑗被許丹陽成功提取出土。

許丹陽介紹,青銅瑗的形狀上有領璧,中間圓孔的地方就是凸出,四川尤其是三星堆文化中是比較典型。1號坑發現很多青銅瑗,現在8號坑也發現了,更加說明這幾個坑和之前發掘的1號2號坑出土的器類是有相似性。

經過近2個小時的作業,三星堆4號坑的第一件青銅瑗被許丹陽成功提取出土。(央視新聞)

對於每天都要趴著工作,許丹陽表示,「趴著發掘是我們目前清理的一個常態,就是到這一階段,其實還好,就是不算很累。」

因為4號坑提取的第一件青銅瑗保存完好,所以許丹陽自己獨自就可以完成提取。但是,第二件青銅瑗本體已經腐壞,只剩下脆弱的輪廓,提取過程中有著極大的文物「散架」的風險。 因此,第二件青銅瑗的提取是由許丹陽與周珊珊,耗時近2個小時,合作完成提取。

許丹陽繪製的測量圖。(央視新聞)

1992年出生的周珊珊已有8年的考古經歷,目前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的工作人員,她介紹指,「特別脆弱,所以我們現在先把它形固(定)著,然後再拿回實驗室去做修復。大概有0.3厘米,太厚了有些時候感覺不到它的形狀,薄一點會手感更好一點,能稍微塑形塑得準確一點。」

據了解,這是周珊珊在三星堆親手提取的第一件文物。周珊珊稱,「雖然說是個小東西,也是比較緊張的,心理緊張,手不敢緊張,手部的力量力道稍微控制一下,拔鏟子的時候就按著,如果不按的話它直接就出來就散掉了。就是很小心,但是一次性就連貫地走過去了,最主要的是保證文物安全。」

據介紹,約半數以上的三星堆考古人員都是90後。許丹陽還說,「1號2號坑是1986年發現的,我是95年的,1號2號坑發掘的時候,我還遠遠沒有出生,然後這一次正好又遇上,就是趕巧。」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