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發言人: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為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2021年的全國兩會於本周開幕,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今日(3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他談到香港、疫苗、國際關係、北京冬奧等問題。
郭衛民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應有之義和核心要義,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無論是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還是完善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都是為了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確保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

郭衛民還稱,全國政協一直十分關心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目前香港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僅因為疫情的衝擊,也受到修例風波的影響。《國安法》的實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發揮定海神針作用。

他指出,香港背靠不斷發展的祖國內地,是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近年來國家快速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央大加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幫助香港企業開拓內地的市場。為幫助香港抗疫,中央政府全力保障香港的物資供應,協助展開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援建社區治療設備和臨時醫院,以確保香港的經濟社會穩定。

新聞發布會現場。(01直播截圖)

【16:55】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近年來,在處理新冠病毒大流行、新疆、香港等問題上持續有一些爭論,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的形象持續下滑,例如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從47%升至73%。是什麼出了問題?

郭衛民:國際民調對中國的國家形象進行評價,涉及到是哪一個民調機構、調查的範圍、調查的具體對象、數據等多種因素影響,情況是多樣的。剛才提到「中國國家形象下滑」,原因複雜,有些是因為一些外國民眾對中國不了解,有些則是因為受到了某些反華政客的誤導。

個別反華政客在疫情、香港、新疆等問題上對中國大肆抹黑,編造謠言,混淆視聽,這對部分美國民眾和西方民眾產生消極的影響。在這些問題上,不少政協委員積極發聲,闡釋中國的立場,駁斥錯誤言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01直播截圖)

【16:29】中評社記者:北京冬奧會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有外國政客鼓動抵制北京2022年冬奧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在受疫情影響下,北京冬奧會能否如期舉行?

郭衛民:辦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新冠肺炎疫情給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有關部門積極應對,科學合理地調整工作安排,在完成籌辦任務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風險。

目前在國內外相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工作同步推進,所有競賽場館已全部完工,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已全線通車。賽事組織、賽會服務、宣傳推廣、國際交流等各項籌備工作在穩步推進。相信有關部門將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冬奧籌辦,確保賽前的各項籌辦工作能夠全面就緒。

個別外國政客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企圖干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行,這些做法有違奧林匹克憲章精神。相信這樣的舉動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也註定不會得逞。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6:06】南方都市報記者:過去一年,刷臉成為大多數人通行必不可少的步驟,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旦個人信息被過度採集也容易引發社會風險。在防止個人信息濫用方面,全國政協做了哪些工作?有何建議?

郭衛民: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的廣泛使用,隱私保護和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也出現了一些個人信息被非法獲取,出現洩露、濫用,甚至於出現倒賣的現象。政協委員認為,如何有效規範相關機構、規範互聯網企業等依法依規採集、儲存和使用個人信息,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十分重要。

政府對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十分重視,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開展了相關工作,包括制定相關國家標準規範,指導督促企業平台落實個人信息保護義務,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專項治理。對公共安全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手段的使用加強管理。

有關部門針對疫情防控過程中個人信息收集問題印發了專門的文件進行規範,並督促檢查。目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一法律的頒布和實施,對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政協委員認為,要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嚴格落實好各項文件規範,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進一步加強監管和執法,對侵犯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要進行嚴厲打擊和懲處。

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台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38】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台記者:在全球疫苗競爭中,中國的新冠疫苗備受關注。有人質疑疫苗實驗數據的透明度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人認為中國正在優先向其他國家出口疫苗,通過「疫苗外交」獲取更大影響力,而不是專注於在國內推廣疫苗接種。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郭衛民:政協委員們對疫苗問題一直十分關注,政協設有醫藥衛生界、科技界等界別,有不少委員直接參與了疫苗的研發、生產和相關管理工作。

先前在中國附條件上市的中國國藥集團和北京科興公司的疫苗,都屬於滅活疫苗。這兩種疫苗III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都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相應標準要求和中國技術指導原則要求。截至2月底,中國已累計接種疫苗5200多萬劑次。最近很多國家也都批准使用了中國疫苗,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帶頭接種了中國疫苗,這也說明了中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國家藥監局又附條件批准兩種疫苗上市註冊申請,這兩種疫苗從研發到生產也是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和程序進行。

至於出口疫苗的目的,有人質疑中國是想利用疫苗出口來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這種說法是十分狹隘。疫苗是防控並戰勝疫情的重要手段,也是當前國際社會抗疫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宣示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支持鼓勵中國企業同有關國家開展疫苗的研發和生產合作,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積極推動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

截至2月底,中國向69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向28個國家出口疫苗,這個數量還在增加中。中國開展疫苗國際合作是為了幫助國際社會共同戰勝疫情,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34】中國日報記者:近些年來政協大會大多在3月3日召開,會期10天左右,今年政協大會開幕時間是3月4日,會期壓縮至6天半,請問這是出於什麼考慮?會成為慣例嗎?

郭衛民:今年的會期壓縮,一方面是總結了去年會議的經驗,一方面考慮到疫情防控的要求。去年大會綜合考慮疫情防控和會議實際情況,縮短會期、壓減人員、精簡文件,線下線上相結合,大會開得很成功,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今年大會將進一步完善有關做法,在強化時間觀念、優化流程設計的基礎上努力增強效率,提高質量,今後還將進一步總結和梳理大會這樣的創新舉措和有效做法,不斷完善有關工作,把好經驗、好作風延續下去,確保會議風清氣正、務實高效。

央視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1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衝擊,兩會也進行了延期。請問去年政協委員的提案是否都得到了有效辦理?一年間,全國政協是如何克服不利影響開展工作?

郭衛民:去年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政協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挑戰。這一年,全國政協為防疫抗疫積極貢獻力量,動員政協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各專門委員會和廣大委員以多種方式積極作為,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六穩」「六保」等建言資政。

去年的大會延期舉行,所以從上次大會到四次會議,工作周期縮短,有些線下活動也不方便舉行,但是全國政協進一步加大了協商議政的工作力度。全年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重要協商議政活動23次,組織視察考察調研80項,報送各類政協信息7500多篇,委員提案5900多件。提案辦理工作去年力度加大,質量也有了提高,有很多創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去年協商議政的主題既有「十四五」規劃制定、決戰脫貧攻堅等重大決策部署,也有完善全面兩孩政策配套措施、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等社會民生熱點問題。在協商議政工作過程中,政協委員的參與更加深入,與政府部門的協商交流更為密切,重要的協商議政活動都會邀請政府部門有關主管負責人一起參加、一起深入交流。政協的履職平台渠道更加豐富,協商議政的成效也更加顯著。

這一年,全國政協發揮互聯網作用成效明顯。十三屆政協加強了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在防疫抗疫過程中這項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視頻調研和遠程討論,以前是「點對點」,現在是「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開展聯動協商,使線上線下相結合成為新的亮點,工作的實效性、互動性明顯增強,充分釋放了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效能。

新聞發布會現場。(01直播截圖)

據郭衛民介紹,全國政協會議將於明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0日下午閉幕。會議議程主要是:聽取和審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以及列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大會期間,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其中一次大會發言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安排6次小組會議。開幕會、閉幕會將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