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蘭州大學研發全球首個疫情預測系統 料疫情2025結束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世界,截至今日(24日),全球感染人數破1.1億人。由蘭州大學研發的全球首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預測系統,自去年5月系統上線運行以來,已預測了全球超過190個國家的新增確診病例。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公開活動時,更對預測系統表示肯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預測系統由蘭州大學西部生態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研發。該系統會實時引入190多個國家的最新數據,綜合考慮當地的溫度、濕度、防控措施等,逐個建模,預測未來每日、每月、兩個季度及突發疫情新增確診病例,每10天更新一次預測數據。有關數據免費公開。
創新中心主任黃建平介紹,除了預測,該系統更可用於歸因分析,例如病毒變異、洪水和抗議示威活動等因素對疫情的影響,為研判疫情態勢、採取有效防控手段提供科學依據。系統又引入類似於天氣預報的技巧,將前期傳播的演變過程考慮進來,形成了氣候預測中的「統計-動力」方法與流行病學模型相結合的預測系統。
黃建平指出,傳統的流行病學模型中存在較多假設條件,惟疫情的發展受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例如管控措施、氣象條件、病毒變異等,因此實際應用時會存在一定誤差。研究團隊利用「統計-動力」方法改良傳統的流行病模型,利用實時更新的疫情數據,對流行病學模型中的重要參數,比如傳染率、治愈率、死亡率等作出動態估計和修正,大大提高預測精度。
此外,研究團隊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開展多項科學研究,包括新冠肺炎傳播的適宜溫濕條件、季節特徵、震盪特徵,以及政府幹預對於空氣質量的影響等,同時納入疫情預測系統中,用以改進模型。
據悉,系統最新的結果是對未來5年疫情發展趨勢的預測,若今年1月全球有70%人注射疫苗,且疫苗長期有效,全球疫情到2025年才能基本結束。黃建平表示,抗疫是一個長期任務,積極有效的隔離措施和及時普遍疫苗接種才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案。
黃建平透露,目前正研發第三版本的預測系統,將各個口岸,飛機場每天進出的人數,以及飛機途經的國家、感染率等因素加到系統中,並引入更多環境影響參數,如自然災害等,進一步提高預報的準確率。
(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