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民法典》元旦實施 五大亮點受矚

撰文:蘇米
出版:更新:

2021年1月1日,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簡稱《民法典》)正式施行。這部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成為法律界和民眾熱議焦點。
《民法典》被官方視為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法律」,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對於確認私權利、保護私權利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立法規劃室主任岳仲明曾表示,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中國人大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5月29日專門針對「實施《民法典》」舉行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他在會上說:「這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人權事業發展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還要求官員在工作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做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另外,他還提到要充分發揮律師的作用,幫助民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其中幾大熱點備受關注。

「頭頂上的安全」

對於民眾較為關注的「頭頂上的安全」問題,《民法典》進一步規定了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新增了建築物使用人在賠償後可追償的條款。

明確了物管機構需履行防範義務、公安等機關負有調查義務等。如果能查到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調查後仍無法確定的,才由建築物使用人共同承擔,但仍保留了追償權利。

居住權法律保障

《民法典》新增了居住權制度。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它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社會需求。

比如,在近親屬間涉及房產爭議時,它能將房屋的使用權和居住權分離。它對養老產業也很有意義,老年人可以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金融機構等,但仍保留居住權,讓以房養老的難題有了法律依據。

《民法典》裏還規定了「買賣不破租賃」,沿用了合同法的原則,「使用權優先於房東所有權」,這意味着租房的有法律保障,不能隨意被「趕走」了。

《民法典》增設離婚冷靜期。(視覺中國)

新增離婚冷靜期

根據《民法典》: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30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這意味着離婚不是「一拍兩散」那麼簡單,「閃婚」「閃離」都需慎重。

保護個人隱私

《民法典》在第四編人格權中,以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專門明確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其中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並進一步明確: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

為此,個人信息的受侵權人,完全可以拿起《民法典》這一有力的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夫妻不必為另一方賭博吸毒等借款埋單

此外,《民法典》將婚姻法改為婚姻家庭法,將家庭關係從婚姻法中分離出來,單獨制定「家庭關係」分編。

在夫妻關係章節中,對夫妻共債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對大額債務,債權人要求非借款的配偶方共同承擔時,應當證明該借款是用於家庭日常共同生活所需,加大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相當程度上能讓非借款的配偶一方,不用再為另一方用於賭博吸毒等的借款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