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央指導組副組長陳一新:「無疫情社區」利國惠民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據中央政法委微信公眾號「長安劍」報道,3月2日(周一),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武漢實地督導推進「無疫情社區」創建工作。
陳一新指創建「無疫情社區」是打贏武漢保衛戰的戰略舉措,是利國惠民的重要舉措。
陳一新指,創建「無疫情社區」是分區分級防控的精準舉措。武漢共有1406個社區、7102個小區,疫情各不相同,有的是重災區,有的則無一例確診患者,甚至無一例疑似患者。只有深入創建「無疫情社區」,合理劃分風險等級,執行差異化防控策略,才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無疫情社區」的基本標準有兩個,第一為「疫情零發生」:至少連續14天以上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沒有新增疑似病例、沒有密切接觸者。第二為防控全到位:一是封閉管理到位,落實住宅區物理硬隔離,嚴格24小時值班值守;二是排查摸底到位,及時準確上報防控工作情況;三是衛生消毒到位;四是生活保障到位,暢通居民生活物資採購渠道,解決好困難群體的生活幫扶和醫療救助問題;五是維護穩定到位,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六是宣傳發動到位,社區居民通曉疫情防控政策舉措。
居住時間可成離漢外出前隔離觀察的認定依據
「無疫情社區」的五大推進舉措方面,其中包括「分類推進」。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按照疫情嚴重程度,將社區劃分為無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四個等級,有針對性地加強工作指導。推動從未發生過疫情的無風險社區馬上申報、立即掛牌。推動低風險社區盡快達到創建標準;推動中風險社區抓緊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推動高風險社區查找原因,奮起直追,努力縮短與先進社區的距離。
推進舉措又包括「惠民推進」。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對達到創建標準的社區可酌情調整居民在社區或小區內活動的管控等級,並研究採取更有利於調動居民積極性的獎勵政策。社區居民在「無疫情社區」內的連續居住時間,可考慮作為離漢外出和復工復產前隔離觀察的認定依據。社區達標後又出現疫情的,要及時摘牌、恢復封控,並查明原因、堵塞漏洞。
(中央政法委微信公眾號「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