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台海漸成東亞軍火庫 「戰爭原來離我們那麼近」?
2016年,中國面臨東亞的緊張局勢,曾有「四海聯動」的說法,所謂「四海」,就是指中國大陸周邊由南到北的南海、東海、台海與黃海,此「四海」不是地理概念的「海」,而是地緣安全戰略意義上的「海」,而所謂聯動,是指上述四「海」之中的焦點熱點問題呈互相關聯、互動互通的發展趨勢。
而一直到2020年,隨着蔡英文連任後「聯美抗中」的強硬姿勢、中日關係的改善、半島局勢的和緩、中菲關係的修補,外界逐漸認為台海很可能將演變成東亞的唯一「火藥庫」,恐有引發戰爭的風險。
2020年2月18日綠媒《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特稿,披露2月9日、10日解放軍機連續二日繞台的重要訊息,即解放軍殲-11戰機不僅越過台海中線,甚至還曾經「鎖定」台灣升空前往攔截並執行驅離行動的F-16戰鬥機。而所謂「鎖定」,意味着隨時可能開火,被台灣視為即將「開戰」的前兆。報道寫道「這是非比尋常的舉動,已經不僅僅是騷擾,可以視為是高度敵意的挑釁」。
而該報道的作者是《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鄒景雯是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最信任的記者,而跟蔡英文的私交也十分密切。而雖然不知道鄒景雯消息來源,但當她以總編輯的身份放出這篇特稿,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綠營高層試圖借媒體之口向台灣社會釋放的兩岸緊張對立的事實。
而該訊息卻被台空軍在2月18日否認「F-16被雷達鎖定」一事,但在隔日2月19日,《自由時報》又報道,「政府高層昨證實,該訊息無誤」,而後台灣空軍突然又改口,承認確有「殲-11戰機鎖定F-16一事」。而此訊息的錯亂似乎顯然台灣軍方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應綠媒的「爆料」,或可理解成該事件將深遠地影響台灣社會,讓民眾意識到「戰爭原來離我們那麼近」。
此外,台海很可能將演變成東亞的唯一「火藥庫」的背後還有美國因素。若將台海問題視為中美的大國博奕的其中一個面相,則可以理解為何解放軍在2月9日、10日連續兩日繞台後,而美方則於2月12日、13日、15日、17日和18日都有美國軍機、軍艦頻密在台灣周遭海空域進行演習。
美軍的演習行動包括在2月12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派遣2架次B-52H長程戰略轟炸機編隊,以及MC-130J特戰運輸機通過台海,而2月13日則有一架P-3C反潛巡邏機,接近台灣南部巴士海峽上空,並且使用英文「Hello」作為標識符代號接近台灣,而2月15日則有美海軍神盾巡洋艦錢斯勒斯維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62)穿越台海。此外,隸屬於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的一架艦載預警機於2月17日被發現出現在巴士海峽上空,外界認為該航母近期可能將通過巴士海峽。而在2月18日,隸屬於美國海軍的EP-3E「白羊座」電子偵察機則在南海上空進行了偵察行動。
台灣社會認為美國的舉動顯然是對中共釋放警訊,要北京切莫不要誤判形勢。
在兩岸官方陷乏正式交流的情況下,如何避免軍方演習中因為「擦槍走火」而引發戰爭的風險,這對兩岸來說都需要正視,此外中國如何管控和美國在台海發生軍事摩擦的概率,也勢必考驗中美雙方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