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中國疾控中心國際論文惹議 官方籲專家勿只顧發論文
早前中國的疾控中心(CCDC)專家聯合發表論文指,可能早在去年12月中旬,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就已經發生人傳人,且今年1月1日至11日就有7名醫務人員感染。不過,媒體發現,這些結論都和武漢衛健委當時的通報不符,實際上,直到1月11日,武漢市衛建委仍表示「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
輿論在質疑武漢及湖北政府是否涉嫌隱瞞疫情的同時,亦有聲音質疑研究機構是否集中過多精力於論文發表:這些研究者是什麼時候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為何不更早向國內民眾說明?
而中國科技部日前則發佈通知,要求科研單位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疫中,在疫情防控任務完成之前,不應該把精力放在論文發表上。
對於輿論質疑是否存在隱瞞疫情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回應稱,上述論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觸者中發生了人際傳播」的觀點,是基於425例病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做出的回顧性推論。
不過,另一方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科研機構相繼以論文形式發佈多項研究成果,也確實引發了一些爭議。例如科普作家、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立銘日前指出,此次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界內部,不少「跟風」「蹭熱點」式的論文紮堆出現。比如在病毒基因序列公佈之後,數篇論文就迅速發表出來。它們的共同點是利用病毒序列進行了簡單的生物資訊學分析,就做出了各種大膽的「猜測」,單就學術發表而言並無不妥,但很明顯缺乏嚴格的數據支援。
內地媒體《界面新聞》統計發現,自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學者已有十多篇論文或者相關文章發表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
而《界面新聞》1月30日從科技部相關部門獲悉,科技部日前發布的通知全名為《科技部辦公廳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攻關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目前已經下發到有關機構。
《通知》提出,各項目承擔單位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組織科研人員集中精力、協同攻關,確保高效率高品質完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的科技攻關任務。
《通知》要求,「各項目承擔單位及其科研人員要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控中,在疫情防控任務完成之前,不應該把精力放在論文發表上。」
不過,對於內地學者的研究,不可輕易否定。內地網絡大V兔主席就在其公眾號發文表示,「對新冠肺炎進行科學的、及時的、系統性的、扎實可靠的流行病學研究無論從醫學角度講,公共衛生角度及防控疫情角度講,還是國際合作,都是這次全球疫情對抗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論文面向全世界的醫護專家及公共衛生決策者及實踐者,是中國社會為全球做出的貢獻」。
關於中國內地對病毒的研究,實際上,亦有本港學者曾發聲。此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在接受《知識份子》雜誌採訪時候曾表示:「研究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過去2003年SARS的時候,每個人都來做SARS,以後就都沒有人做了,中國科研人員的趕時髦,而不注重長期積累和深入研究的風氣,需要改變。這麼久以後,這次疫情再來了以後,很大程度上又重犯了2003年的錯誤,從臨床病毒學、心態上、技術上、處理上都有問題,這一點其實是很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