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面面觀】外來省長馬興瑞二十大走向何方?
2020年中共地方年度大戲基本已落幕,預料中的人事佈局或有應驗,亦有不少意外的安排讓人猜測背後的原因。比如樓陽生、尹弘、陳潤兒、石泰峰等人的依次歸位。這觸發了人們對不久後的中共二十大人事排布的新聯想。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將是習近平上台10周年的日子,無論是中南海內還是各省區實力派封疆大吏都在窺伺着更進一步的機會,尤其是象徵最高權威的25人中央政治可能面臨50%左右的新陳代謝。地方實力派人物中誰是當下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又會如何影響兩年後北京的人事版圖呢?我們通過縱橫向的條件對比分析,試圖給出人們一份「客觀」的名單。
「武漢肺炎」正在中國各地瀰漫,作為最早出現確認輸入性病例的地方,廣東省目前的確認病例數量僅次於原發地湖北。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不僅在1月22日專門主持召開防控疫情視頻會議,近日還先後到南方航空、南方電網、廣鐵集團等企業調研,一邊表彰企業的經濟貢獻,一邊強調各企業注意疫情防治。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領頭羊」以及GDP連續30年排名中國大陸各地第一的經濟大省,廣東政壇近年來頗顯「風平浪靜」。但是這並不代表2016年年底以代理省長身份進入廣東政壇的馬興瑞可以被忽略。
當年馬興瑞擔任廣東省長,打破了30年來由本土官員或長期在廣東任職的官員擔任廣東省長的慣例,他身上「航天少帥」的標籤也讓中國政壇「軍工系」的進一步「崛起」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如今,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任期過半的馬興瑞依然是中共政壇中值得關注的官員之一。
其一是廣東政壇的特殊性。今天的廣東仍然是中國的「政治高地」,且相比其他地方,比如書記同是政治局委員的重慶,新疆等地,廣東還有自己獨具的特殊地位——既是中國曾經對外開放的前沿,又代表了中國繼續改革的破冰方向。尤其是深圳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之後,廣東改革開放新領頭羊的地位再次坐實。
中國最初在廣東試點改革開放對標的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經濟也是一路趕超。1998年以GDP 0.8503w萬億元人民幣超過新加坡,2003年1.5844萬億超過中國香港,2007年3.1777萬億超過中國台灣,2017年8.9879萬億接近韓國。
2020年1月14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該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宣布2019年廣東省GDP總值預計達到10.5萬億,成為中國第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的省域。
在這一系列數據的對比背後,是治粵初期領導者習仲勛、任仲夷帶領廣東率先在廣東突破體制之困,定名「私營經濟」,廣東改革中期林若、謝非大力發展外貿及私營經濟追趕「四小龍」,及至近期的汪洋、胡春華乃至李希和馬興瑞等人再破廣東改革緩速困局所共同形成的「廣東模式」。也因此,不僅廣東歷任省委書記入局(成為政治局委員)、廣東省的歷任領導者也都被打上「改革者」的標籤。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以「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定位。縱觀整個中國大陸地區,有國家級新區、開發區和自貿區,還有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即便這些定位都旨在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探路,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城市或區域像深圳一樣,被點名「示範」的同時,前面的定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囊括一切,涉及政治、經濟和文化。深圳的這一新定位,無疑將再次推動廣東走在中國各省級地區的前列。
所以,對於廣東政壇的黨政大員,無論是李希還是馬興瑞,都很有可能在中共二十大上再進一步。
其二是馬興瑞自身兼具的優勢。1959年10月出生的馬興瑞,到2022年是剛滿63周歲。而從現在到2022年秋季的兩年半實踐中,馬興瑞能否有機會接替現任廣東書記李希(1956年10月出生),藉此成功入局,很是值得觀望。
擁有工學博士學位的馬興瑞,在2013年進入廣東之前,已在航天科技、國防科工領域工作17年。他曾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企業或單位工作,參與領導實施了諸多突破性航天工程。因此他有「航天少帥」之稱。
中共十八大之後,馬興瑞離開軍工央企轉身步入政壇,且職位快速變動,有意培養提拔痕迹明顯:馬興瑞2013年3月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等技術職位,然後很快從中央調任地方,於2013年11月接替朱明國任廣東政法委書記。2015年3月,馬興瑞轉任深圳市委書記,一年半之後的2016年底,再成為廣東代省長且很快轉正。
中共十八大之後的這幾年,像馬興瑞一樣擁有類似背景而且受到重用的官員不在少數,比如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1961年11月)、天津市長張國清(1962年6月)、湖南省長許達哲(1956年9月)等。他們被視為中國航天軍工系官員崛起群像的代表人物。還有分析成,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高調成立了中共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組建這一超級委員會的初衷之一,就是在深度的軍民融合中促成技術創新,而在未來中國經濟換擋過程中,核心技術創新無疑至關重要。因而有觀點認為,「航天少帥」馬興瑞空降中國改革創新高地的廣東,正是中南海佈下的一手「軍民融合大棋局」。
廣東經濟技術創新這一步棋下活了,勢將引領和深度輻射中國改革開放全局。馬興瑞能否作為帶有這一類標籤的官員代表,走出特有仕途路線?相信最遲在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上自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