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去年中美貿易總額3.73萬億元 按年跌10.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日(14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鄒志武透露,2019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4%。去年全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3.73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10.7%。
【11:04】彭博新聞社記者:剛才提到去年全年外貿總量如果以美元來計價,相對來說是有小幅下降的,和用人民幣來計價相比是不同的。我想問的是,2019年在計算外貿總量的時候使用的美元匯率是多少?第二個問題,隨著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方也同意進一步擴大自美進口,這是否可以在不影響自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情況下來實現這一目標,中方是否會減少自其他地區的進口來用以擴大對美的進口,還是可以在擴大整個外貿總量的同時來實現這兩個目標?
黃國華:中國海關對外貿易的統計按照國際規則,按照本幣來進行統計,我們統計和發布都以人民幣為基礎。同時,為了國際比較,我們也統計美元值的進出口數據。匯率的問題,是用甚麼匯率。我們是在每一票的進出口報關單上,不管是用甚麼幣種申報的,我們按照月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折算匯率,同時計算這一票進口或出口貨物的人民幣值和美元值,而不是到最後一年的時候,用一個平均匯率來進行折算。
鄒志武:隨著中美貿易磋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即將簽署,對中美貿易及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情況,這個問題是這樣。去年中美貿易從全年整體的數據來看,是有所下降的,這在前面我的介紹當中已經講過了。
去年從11月、12月份開始,自美進口已經有了恢復性增長,特別是12月份進口了788.3億元,增長了9.1%,其中農產品進口141億元,增長了2倍;汽車進口2.3萬輛,增加了1.5倍。去年12月6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相關企業的申請,開展了大豆、豬肉等自美採購商品加征關稅的排除工作,對排除範圍內的商品採取不加徵反制關稅的措施等。12月當月,進口美國大豆、豬肉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中美貿易摩擦確實給中國外貿,也給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外貿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儘管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有所下降,但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成效比較顯著,對非美市場的出口增長,此消彼漲,整體出口依然保持增長。相信隨著中美即將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不但對中國、對美國,以及全世界,不論對貿易還是對今後經濟的預期,都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如果簽署第一個協議以後,擴大了自美進口,會不會影響其他國家、其他市場對中國的出口?我相信不會的。因為中國有龐大的市場,我們的貿易也是多元化的。我相信,在中美兩國共同努力下,中美經濟貿易關係會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取得新進展,不僅僅對中美兩國,對世界各國的貿易、經濟發展都是有益的。
【10:56】光明日報記者:2019年12月份當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增長,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具體的原因是甚麼?
黃國華: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2019年11月以來,中國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擴張,帶動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產品進口增加。比如,12月份鐵礦砂、銅礦砂、成品油進口量分別增加了17.2%、31.9%和10%,推高了進口規模。
第二,受國際市場價格上揚影響,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均價上漲。比如,12月份的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了18%,在進口量增加17.2%的情況下,推動整個進口增長了1.5個百分點。
第三,中美經貿磋商釋放了積極訊號,企業信心上升。12月份,玩具、塑料製品、家具出口分別增長26.1%、22.7%和14.2%。海關總署每月對3000家外貿企業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其中11月和12月份的調查數據顯示,對未來兩到三個月出口形勢表示樂觀的企業數量在增加,12月份增加的數量達到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值。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2018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是下降的,下降1.4%。換句話說,2018年12月份的同比基數比較低,2019年12月份外貿具有恢復性增長的性質。
【10:46】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中心記者:剛才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4%。中國外貿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甚麼?另外,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比較複雜嚴峻的情況, 對2020年中國外貿走勢有甚麼樣的判斷?
鄒志武:2019年,中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確實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中國外貿仍然保持著穩定增長,而且處於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現在國內的數字已經出來,國際上的一些數字還要再看一下。從初步的分析看,2019年全年中國仍然還是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剛才講進出口增長3.4%,是按照人民幣計價,按照美元計價總值略有下降,但是出口仍呈現0.5%的正增長。按照WTO最新的前十個月的數據,中國出口在全球十大貿易國中表現是最好的。
鄒志武:講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國內經濟穩。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從前11個月數據來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了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增速明顯領先於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
第二是中國經濟整體韌性比較強,這個韌性強在外貿領域同樣體現出來。中國經濟擁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的空間,這種韌性在外貿領域是同樣具備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國內產業為外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國有數量龐大的外貿企業,去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就是有實際進出口活動的外貿企業,達到了49.9萬家。尤其是生產經營更加靈活的民營企業,釋放出更強的外貿發展活力。
第三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2018年以來,中國出台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出台了規模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負擔。這些政策出台以後陸續落地見效,包括先後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自主降低了包括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取消部分藥品進口關稅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關於2020年的外貿形勢,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嚴峻複雜。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六穩」政策措施繼續落地見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動力轉換加快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預計2020年中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台階。
【10:22】據海關總署介紹,2019年中國外貿發展呈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具體看有六方面特點:一是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創歷史新高。2019年一至四季度進出口值分別為7.03萬億元、7.68萬億元、8.26萬億元、8.59萬億元。
其中,12月份當月達到了3.01萬億元。其中,出口1.67萬億元,按年增長9%;進口1.34萬億元,按年增長17.7%。12月當月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都創下月度歷史峰值。
二是主要貿易夥伴位次發生變化,東盟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第一大貿易夥伴仍然是歐盟,對歐盟進出口4.86萬億元,增長8%;對東盟進出口4.43萬億元,增長14.1%;對美國進出口3.73萬億元,下降10.7%;第四大貿易夥伴是日本,對日本進出口2.17萬億元,增長0.4%。
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整體增速7.4個百分點。
三是外貿經營主體位次也發生變化,民營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2019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3.48萬億元,增長11.4%,佔中國外貿總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超過外商投資企業首次成為中國最大外貿經營主體。其中,出口8.9萬億元,增長13%;進口4.58萬億元,增長8.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57萬億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39.9%。國有企業進出口5.32萬億元,佔16.9%。
四是貿易方式結構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8.61萬億元,增長5.6%,佔中國外貿總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95萬億元,增長7.8%;進口8.66萬億元,增長3.1%。加工貿易進出口7.95萬億元,下降5.1%,佔25.2%。
五是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機電產品所佔比重接近六成。去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10.06萬億元,增長4.4%,佔出口總值的58.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4.63萬億元,增長5.4%;機械設備2.87萬億元,增長1.4%。同期,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31萬億元,增長6.1%。
六是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中國進口鐵礦砂10.69億噸,增加0.5%;進口原油5.06億噸,增加9.5%;進口天然氣9656萬噸,增加6.9%;進口大豆8851萬噸,增加0.5%。此外,肉類產品進口增長比較快,全年進口豬肉210.8萬噸,增加75%;進口牛肉165.9萬噸,增加59.7%。
【10:08】2019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按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全年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