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美達成首階段協議 北京「過度讓步說」流於短視

撰文:林瑾
出版:更新:

中美兩國就中美貿易首階段協議達成一致,並且很快將簽字。對於這份協議,有觀點認為,中國是「妥協」、「過度讓步」換取協議。北京官方媒體指,這種觀點流於短視。

《新京報》認為,中美第一階段的「妥協」是一種新形勢下的「共贏」。(資料圖片)

據北京市委主管的《新京報》12月16日報道,​貿易摩擦是外部不可控因素,但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卻是中國的自身邏輯。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美第一階段的「妥協」是一種新形勢下的「共贏」。

報道指,中美兩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強烈地預示兩國之間依然存在巨大的合作共贏空間。因為這不但有利於中美兩國的核心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

報道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所涉及的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等內容, 本就有助於滿足中國國內民眾消費升級的需要;至於加強知識產權、擴大市場準入等,也是中國早已推進的方向。所以,談判雖是兩國間的博弈和平衡,但中國發展仍是最根本的基點,是難以撼動的原則。

12月13日,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按照中國方面公布的內容來看,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税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税由升到降的轉變。

據美方透露,按照協議,方將在今後兩年內至少增購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工業品、農產品、能源以及服務產品。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金額將達到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

美輿論普遍表示,此次協議的主要贏家不是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學者拉夫利(Mary Lovely)稱,協議只能被看作是美國的「部分勝利」,「不會形成重大改觀」。

但在北京的輿論看來,有樂天之言,也有悲觀之語。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張建新認為,中美貿易協議的主動權在美國,雙方能在這個時間點達成協議,意味着美國肯定作出讓步。

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平說,這一階段的協議僅僅是中國的緩兵之計。中國對美大幅讓步,美國沒有實質性讓步,只是放緩貿易戰升級的幅度。

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表示,中美兩國都出現「吃虧論」的說法,說明這個協議是相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