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民進黨不該把香港當助選員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倒數52天,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三組候選人正式就定位,與過往相比,台灣內部整體選舉氛圍真的不熱。特別的是,從外部找「助選員」的現象,在這次選舉尤為明顯。

台灣國安會提出一份報告,稱中國大陸在介入台灣的選舉之後,台灣陸委會例行記者會,當有人問起關於大陸對台動作時,往往得到一樣的答案:北京在「介選」。但是另一方面,尋求連任的民進黨則「請來」了一位助選員,在各種場合替它們凝聚支持與聲勢,彷彿只要有這位助選員在,就真的能「守住台灣」、「台灣要贏」。

桃園市長鄭文燦(前排右)替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站台時表示,守住關鍵席次,幫助香港最好的辦法就是贏得選舉。圖為鄭文燦在桃園市選舉委員會,替無黨籍立委候選人趙正宇(前排左)加油打氣。(中央社)

民進黨這位不可或缺的助選員,它就是「香港」。

當地時間11月18日,在民進黨接班梯隊中表現亮眼的桃園市長鄭文燦,他在新竹市輔選黨籍立委候選人時,特地引用了支持反修例運動的香港歌手何韻詩一席話:「台灣幫助香港最好的辦法,就是贏得選舉」。鄭文燦意有所指,既批評國民黨不分區名單有人支持香港警察,「完全不符合民意」;同時也向選民呼籲,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讓民進黨在立院有機會過半,「才能保護台灣民主」,也是「撐香港」的最佳方式。

在鄭文燦的語境中,其實是在台灣民眾心中建立起一條等式,亦即民進黨等於台灣民主,也等於支持香港。言下之意,不就是其他的選項或條件,既不能守護台灣民主,也無法支持香港。老實說,在這種近乎藍綠對決的大型選戰,排他式的論述本就是相當常見的手法之一,例如鄭文燦也說過,若民進黨立院沒過半,「立法院長將是吳敦義」,訴諸於選民對國民黨的反感與厭惡,以及更深層次對於中國的疑慮或擔憂。

「撐香港 要自由」演唱會在台北自由廣場前登場,有民眾特別打扮成電影「小丑」主角模樣現身,力挺香港反修例運動。(中央社)

鄭文燦的說法,無疑是將香港事態完全鑲嵌進台灣政黨選舉的脈絡之中,說話的對象看似對着香港,事實上是在對內喊話、對內動員。眾所周知,當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後,蔡英文政府對之撿槍、撿炮、撿原子彈,大吃香港豆腐,不斷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冷飯熱炒,如同柯文哲所評論的:「吃芒果乾(意指亡國感)還是有效」。

當香港暴力衝突進入另一個新階段後,已經不只是警察與示威者的對立,更包括了激進派示威者與一般市民或是不同意見民眾之間的嚴重衝突。但台灣方面無論是政治人物或是媒體報道,仍然偏向放大警察執法的部分,以此強調中共或港府在「暴力鎮壓」。

例如蔡英文臉書(Facebook)11月17日一則「撐香港,要自由」的發文,轉載了相關演唱會活動的訊息,內容敘述文字就把習近平所稱「止暴制亂」,巧妙地替換成「以暴制亂」。「止暴」與「以暴」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台灣政治人物想借此傳達出什麼訊息,應該是不證自明的。

11月17日「守民主護台灣大聯盟」主辦「撐香港,要自由 Freedom is not Free」系列活動。當天晚間在台北自由廣場前舉行「撐香港 要自由」演唱會,由樂團滅火器擔綱開場演出。(中央社)

從情感與意識形態層面來看,台灣與香港之間確實有「脣亡齒寒」的連帶認同。但香港當前的局勢,又不僅僅只是爭取「民主自由」的問題,更涉及了市民內部不同的認知主張、政治與社會的矛盾,在更高的層次上,也體現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運作失靈,從而共同面臨的治理危機。不只有香港,全球各地抗議動盪不斷,確實是「世界在起火」的景象,這已經無法用「民主」與「專制」二元論的邏輯來理解和回應了。

台灣作為這個世界體系的一員,更應該看到內部重重矛盾正在積累,民眾或許可以由於一時選舉激情而將焦點轉移到「守護台灣民主」的意識形態之爭,但真正存在於台灣的民主與治理問題並不會隨之被解消。一旦選舉過後,任何一個議題都有可能觸動民眾的積怨,從而引發出社會的動盪不安。這個恐怕不是民進黨連任就可以一筆勾銷的問題,不管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坐在總統府裏,其實都回避不了。

如果香港的情況在台灣發生,台灣政府又該如何在社會情緒面前有效執法?又該如何面對官民之間、民眾之間與日俱增的撕裂呢?

對台灣來說,特別是對執政的民進黨而言,香港應該是一面借鏡,不應該把香港社會揹負在身上的痛苦當成為己助選的「火力支援」。台灣政治人物可以關心香港、祝福香港,但前提是把嘴巴里那塊香港豆腐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