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0周年.專訪】台灣學者姜新立:社會主義如何有中國特色?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中共建政70周年國慶在即,日前習近平參觀「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表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將是中共在10月中旬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題。
港台社會對於「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的概念一向陌生,甚至有所隔閡,但中共一舉一動又將牽涉香港和台灣的問題將何去何從?此外,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亦涉及到中國下一步將如何建設發展的問題。記者透過專訪長期從事中共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台灣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姜新立,解讀所謂「社會主義」如何能有「中國特色」?
撰稿:張鈞凱 廖士峰

姜新立指出,文革結束後,中共進入鄧小平社會主義新階段,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於何謂「中國特色」?姜新立認為,中國特色是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後,為了要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就把原來中共所堅持的、所標榜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條和理論給放棄掉。

圖為中共建國50周年的閱兵式上展示的巨幅鄧小平畫像,改革開放帶給中國巨大的改變。(Getty Images)

他援引鄧小平的話說:「馬克思活在一百多年以前,不能要求馬克思、列寧的著作解決我們當前的所有問題,我們必須離開作為教條主義列寧式的馬克思主義。」換句話說,鄧小平要剝除教條主義那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真理面紗,還馬克思主義本來面目。所以,鄧小平就由馬克思列寧主義退回到馬克思主義,其意義在社會學上來講,就是對於社會發展重新調整。

面對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速勝論」的失敗,姜新立認為,鄧小平考慮的是中國大陸社會發展往哪裡推拉的問題,由原來已經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幾個特徵都要廢除掉,包括人民公社在內。

然而這樣做,中國大陸到底還是不是社會主義?姜新立認為當然是,但已不是毛澤東所講的已經接近共產主義的社會主義,而是鄧小平認為的,馬克思社會主義發展最初的階段,稱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誕生

姜新立分析,從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來看的話,資本主義階段和社會主義階段中間的那一條線就叫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初級階段是緊鄰資本主義高度發展階段。意思就是從現在開始,必須給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中國進行「補課」。至於「補課」能不能跳躍?姜新立回應,「如果跳躍的話,這叫做『社會主義空想論』。」

台灣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姜新立甫出版增訂版《解讀馬克思》一書,他認為中共提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物質建設,也包括中國文化和文明的建設。(廖士鋒/多維新聞)

姜新立表示,「至於究竟社會主義中國怎麼補資本主義的課程?這就是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的原因。」他提到,改革開放的內容非常之多,但是有一個重點,就是千萬不要讓中共黨員認為改革開放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在走回資本主義,絕對沒那意思。

「所以鄧小平特別講,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不要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混在一起」。 這樣看的話,改革開放已經把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又做了新的調整,那就是必須符合中國發展的實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這樣正式提出來了。

「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論

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上特別講: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姜新立認為鄧小平這段講話,展現了兩層重要意涵:一是發展經驗,二是發展模式。外國模式不但是指蘇聯模式,同時也指西方模式。鄧小平說中國不能照抄、照搬蘇聯模式,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這會涉及到關於西方發展的現代化問題。

進一步來看「中國特色」的內涵,姜新立表示必然涉及到中國的具體實際國情。所謂中國特色是指按照中國的特點、具體的情況來從事社會主義建設。而中國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又是什麼?是「一大、二雜、三農、四窮、五古老」,也就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很貧窮。

9月23日習近平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偉大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再次提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華社)

姜新立說,當時中國人口80%是農民,決定了中國大陸在四個現代化裡面的第一個現代化就是「農業現代化」,把發展農業擺在首位。但由於底子薄、基礎又差,所以鄧小平說中國必須要集中資金搞「重點建設」,在速度上也不能發展得太快,一天三跳是不行的。連鄧小平自己都承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是不足的,我們只好慢慢來」,這就叫「摸著石頭過河」,外界稱之為「漸進論」。

姜新立強調,漸進發展當然不同於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當時所提出的休克療法,因此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同時,一定會一方面按照中國的國情,另一方面不再恢復中國千年來所存在的封建主義殘餘,或是在毛澤東時代已經打掉的東西。可是中國文化和文明裡面的優秀部分,應該再重新加以恢復,屬於中國國情的文化變革,因此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物質建設、也有精神文明建設,但是都要包括在社會主義的大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