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20年】二戰後最嚴重天災 「救災」如何翻轉台軍形象
1999年9月21日午夜,台灣中部發生黎克特制震級7.3的地震,持續超過100秒,共有2,415人死亡與超過萬人受傷,分別有5萬間房屋半倒與全倒,是台灣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單一天然災害。
在主震結束後的40分鐘內,台軍衡山指揮所奉時任參謀總長湯曜明上將之令,發佈救災命令:「不待令投入救災。」據湯曜明於同年11月10在立法院的報告,此命令是由他請示國防部長和總統同意後下達的,等同於進入準戰備狀況,全面動員現役軍人;事後據台灣國防部統計,超過90天的時間中台軍動員46萬人次救災。而長年因龐大軍隊預算遭詬病的台灣軍隊,在地震、颱風頻仍的台灣靠著救災翻轉形象。
撰稿:袁愷勳
由於台灣1999年仍屬徵兵制(直至2018年為止),成年男子有義務服兵役並於1年至2年後退伍回到一般社會,故如今台灣成年男子擁有作為軍人的救災經驗者並不罕見,2009年的八八風災、2018年花蓮大地震、也都可以看見軍人身影。
台灣網紅「館長」陳之翰即曾於2019年7月4日一次網絡直播中回憶,於921地震當年作為海軍陸戰隊前往台中救災,引起網上多人回應:由於道路阻斷,重型機具難以進入,許多軍人必須徒手開挖,徒手挖出受災屍體時的精神衝擊讓不少軍人後送軍方醫院;由於一次任務往往長達10天以上,災區內物資缺乏,救災軍人缺乏換洗衣物也無法盥洗;且擔心餘震和建築結構不穩,深入災區的軍人往往棄房屋而露天睡於地上等等。
台灣長年無戰事,但龐大的軍隊編制和預算屢屢遭詬病,且軍隊內形式主義風氣也讓退伍役男多有微辭,如水溝內不能有水、垃圾桶內不能有垃圾、車子內不能有蚊子等等細瑣規定往往成為笑柄,長年下來讓台軍人地位在社會上頗為微妙。但自從921地震後,「救災視同作戰」的口號一出,對於提升台軍的士氣與社會地位頗有正面影響;許多退役者都說,在軍隊內「什麼都是假的,只有救災是真的」、「救災是軍人最受百姓愛戴的時候」、「為求退伍寧裝精神病,但為救災自願留營」等等。
在921地震前,台軍出動救災的法源僅有「台灣地區天然災害申請國軍支援辦法」、內政部訂「防災作業手冊」及國防部訂「全民防衛動員實施準備辦法」等3項行政命令,可知大規模出動台軍救災原本並非台灣立法機構的優先考量。雖然在法理上,台灣總統為台軍三軍統帥,由總統首准的命令對台軍的調動權應無疑慮,但始終有「依法無據」的陰影。
故此,台灣立法院於2000年制定《災害防救法》,2001內政部據此重新訂定《申請國軍支援災害處理辦法》,都是因為921地震時顯示出的法源問題。然後又因為2009年時由莫拉克颱風引起的88風災,國防部重新於2010年修訂《國軍協助災害防救辦法》,明文規定台軍於重大災害發生時「應主動派遣兵力協助災害防救」,賦予作戰單位主動搜救的權力,以防止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怠惰不作為、不申援的可能性。
而由於台陸軍八軍團54工兵群、39化兵群等擁有許多專門機具,例如過橋車、挖土機、發電機與照明車等等,往往是災害發生時第一個被徵詢出動的單位,無形中也提升其知名度。台軍近年也有意無意以「救災」作為重點論調,來提升軍民關係、增加募兵成效等等;雖也被批評是捨本逐末、為了討好老百姓把軍人當作廉價勞工,但如果說1999年的那場災害,定義了接下來20年的台軍形象與自我認同,雖不中亦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