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禁】IEEE稱怕被處罰推限制令 官媒批:扮無辜兼自相矛盾

撰文:劉悵
出版:更新: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蔓延至學術界,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在周四(30日)承認,協會曾發電郵要求禁止華為員工作為旗下期刊雜誌的編輯和審稿人,以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但稱「對全球IEEE會員影響輕微」。
中國科技部主管的《科技日報》周五(31日)就此事發表評論,指IEEE看起來「被逼無奈」且「無辜」,實際上對華為的指向性明顯。

IEEE承認為了遵守美國法規,限制華為員工參與審稿評議。(IEEE中國)

IEEE在聲明中表示,其出台限令的原因是:作為一個在紐約註冊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其必須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否則將面臨「重大的民事或刑事處罰,包括罰款或監禁」。

《科技日報》的評論文章則認為,根據該報找到的IEEE幾份文件,事情並非這麼簡單。文章稱,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曾公開徵求各界對「控制特定新興技術出口」的意見。至今年1月9日,IEEE美國分會在回覆信中,提到了「隨著一心求勝的中國崛起」,並抱怨美國政府未能有效管控新興技術外流。IEEE在文中寫道,之前政府的寬鬆出口管制政策,無法真正保護本國重要技術發展,「使美國公司被不受限制的競爭對手超越」。 

《科技日報》指出,BIS清單已存在多年,但相關資料並未顯示IEEE之前存在相關的限制規定。在華為進入名單後,IEEE卻突然推出限令,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一行為是否與其強調的「非政治性」自相矛盾。 

《科技日報》續指,其次,IEEE在22日發布《IEEE關於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實體清單中的成員或志願者參與的聲明》,指向清單中受BIS「出口管制」的所有機構。除了華為,BIS清單上所有的中國高校、企業等機構都將受到限制審稿和編輯等約束。

但網絡上披露的麻省理工教授Eytan Modiano的郵件和IEEE在30日的聲明,都直指華為,其重點打擊的目標顯露無疑。

因應IEEE清理華為審稿人,內地學術界紛紛表示強烈不滿,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亦各自有學者宣布退出IEEE抗議。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也宣布暫時中止與IEEE交流合作。(視覺中國)

《科技日報》指出,最後一點,從29日開始,輿論的焦點一直在華為員工乃至中國學者能否審稿上,IEEE最新的聲明也刻意突出了這一問題。 但事實上,IEEE限令的內容遠超審稿。

IEEE標準委員會(IEEE-SA)23日專門單獨發布聲明,禁止清單相關人員參加「涉及技術討論的領導層會議」。IEEE24日發布的《BIS清單上各實體參與IEEE活動的常見問題和答案》(FQA)第7條也明確規定,涉及的人員「不允許參加任何涉及技術討論的非公開或封閉會議」。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FQA第15條,IEEE-SA「技術標準項目申請」審批會議,也被限制參加,而該會議正是IEEE標準制定的必經環節。 

《科技日報》稱,雖然BIS清單上的中國受限人員可以「繼續成為IEEE標準協會的成員」,可以「正常獲得或行使會員的投票權」,可以「提交新的標準提案」,可以「參與標準技術提案的公開討論」,但就是無法參加討論技術的閉門會議、無法參加標準申請的審批會議,以華為為代表的受限主體,在IEEE標準制定中的地位和話語權被大幅削弱了。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即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是當今世界電子、電氣、電腦、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資料圖片)

據悉,IEEE是全球電子、電氣、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外界普遍認為,一旦IEEE禁令得到推行,華為的投稿、文章、會議贊助,以及分支協會職務,可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