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病逝】台灣「民主第一人」與「台獨之父」?
1988年1月,蔣經國過世,時任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成為台灣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時值台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選舉結果,使李登輝又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當選後,李登輝大聲地說:「民主的大門,終於在台澎金馬地區完全打開了」。
李登輝主政台灣12年,恰巧是台灣民主化進展最快速的時代。一方面,他是作為一黨專政的國民黨主席;另一方面,他卻又是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李登輝一直扮演著推手的角色,他的一生,宛如台灣戰後史的縮影。
李登輝活了接近一個世紀,他的政治生涯從博士畢業開始。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拿博士畢業後,包括世界銀行在內許多國際知名機關都表示要聘請他 ;他原本也不打算回台灣,但農復會主委沈宗翰親自到康乃爾大學拜託他回台灣,他才回到農復會工作,然後被蔣經國延攬入閣,擔任政務委員。歷史的偶然, 讓李登輝後來成為領導台灣民主化的舵手。
歷經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1982年,李登輝在眾人的意外中,被蔣經國挑選為副總統。但李登輝接任總統後卻如履薄冰,數度面臨蔣宋美齡與黨國大老們的挑戰,李登輝經歷幾次政治鬥爭後,才真正掌握實權,並一步一步實現他的政治民主化理想。
另一方面,民間風起雲湧的改革聲音以及民進黨的外在壓力,也推著李登輝往前走,從召開國是會議、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民選,到總統民選 、政黨輪替。
蔣經國在世時,李登輝非常低調,幾乎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掌握實權後的李登輝,便如復活一般,成為台灣民主轉型的關鍵。詩人馮青認為,李登輝有左翼背景,出身於民間,他自己就相當知道台灣人民的想法,因此聽得到人民的聲音, 此外,李登輝也善於借用人民的力量,利用民氣推動政治改革。對照今日,她認為民進黨內派系力量太強,反而容易忽略人民的聲音。
有論者認為,從野百合學運後,結合民間力量與體制內改革力量,借力使力的模式,是李登輝推動台灣民主改革慣用的模式。台大歷史系副教授吳密察也曾受訪說,李登輝雖在夾縫中,卻巧妙地運用兩股力量都成為他的武器。李登輝自己則說:「從外來政權,要改成台灣自己的政權,這是我的目的」。
李敏勇認為,李登輝一方面在國民黨內運用本土派對抗非主流派,另一方面也掌握民進黨與台灣社會力量,並靠著他堅強的信念與意志,才能進行這些台灣民主化的重大工程。
台灣民主化與台獨運動不能畫上等號,但卻是互為表裡,千絲萬褸。誠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台灣民主運動的主要推力,就在國民黨主導的議會不能代表台灣人的聲音,特別是本省人的利益」--誠然,省籍鬥爭、台獨運動並非台灣民主化之全部,但李登輝同時被稱為「台獨之父」與「台灣民主第一人」卻能側面映襯出此事肌理。
有人說,「通常只有受壓迫民族才需要偶像,民主時代不需要」--但李登輝成為台獨精神偶像是有理由的,或許是過去台獨運動沒出過明星級的人,所以李登輝的偶像明星氣質,很容易吸引群眾注意力,自然成為「台獨教父」和「台獨元帥」。雖然很多人不鼓勵英雄崇拜,但也不反對提供舞台給偶像發揮,推動台獨。像同樣一句「我是台灣人」,有人喊了40年,沒多少人聽進去,但李登輝登高一呼,效果就是不一樣。
李登輝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兩國論」是他推動台灣本土化的最高峰,但未獲得政府部門高度認同,而使整個本土化運動腳步有些退後。李登輝交出黨主席位子前,身邊朋友勸他,認為他不該這麼早交棒給連戰,因為「中國國民黨」還沒變成「台灣國民黨」,但在包圍、逼宮事件之後,他對國民黨很失望,覺得離開後「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反而能做更多事。
長久以來,李登輝對台灣的存在和未來發展很不安,常想這些問題想到睡不著覺。有人批評他當中華民國總統這麼多年,怎麼說得出「中華民國不存在」這種話,但也正因為他做過12年中華民國總統,所以知道中華民國走不出台灣,比誰都了解在國際上中華民國其實並不存在的道理。
李登輝御任後,政治影響力雖有削減,但台獨影響力卻日益上升,合縱連橫,他拋出的議題常變成台灣的主流民意,引起民眾注意、政治人物跟進--像「511正名運動」,李登輝就展現了卸任總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