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智庫報告批中國破壞知識產權:六方面從美轉移技術

撰文:翟淑芳
出版:更新:

美國國會的諮詢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SCC)5月6日發表研究報告,指中國公司使用各種方法從美國獲得有價值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並在很多情況下獲得中國政府的支持。
報告提請美國國會考慮美國現行的信息披露、投資審查和出口控制法律是否足以保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資料圖片)

名為《中國企業如何促進從美國轉移技術》的報告列舉了中國從美國獲得有價值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各種手段。其中包括直接投資、風險投資、合資、許可證審批、網絡間諜和人才招聘。

報告稱,中國政府指示中國企業投資收購美企和資產,或通過風險投資,來獲取美國的尖端技術和知識產權,促進戰略性產業的技術轉移。此外,在許多行業,其他國家公司只有跟中國企業組成合資公司,才可在中國投資或運營,而中國公司往往會從這些合資夥伴轉移技術和知識產權。

報告還指出,在中國,許可證審批過程往往不透明,中國政府要求企業披露在其他市場通常不需要的敏感信息。而且中國政府機構往往不需要同意銷毀在審批過程中公司提交的信息,因此即使在授權裁決之後,公司的知識產權也可能被共用或公開。

報告強調,中國黑客通過秘密的網絡入侵獲得廣泛且具商業價值的美國商業信息,然後這些信息被提供給選定的中國公司加以利用。

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強調,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新華社 )

此外,報告表示,北京還會在美建立研究機構,並派遣專家到美獲取尖端研究和設備,而不披露該組織或個人與中國政府的聯繫。

因此,報告建議美國國會思考如何改善相關政策法規。

這並非美國第一次就知識產權問題指責中國。 4月25日,美國貿易代表部在報告中指出,儘管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進行了改革,但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不正當、有害行為仍在繼續,與美國展開數月貿易戰的中國仍將是優先監視對象。 

對此,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回應稱該指責缺乏依據,並表示,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