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分析】兩岸三地政府應加強通報 共抗疫情
非洲豬瘟在大陸大爆發,目前已經有23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疫情。兩岸三地緊密相連,台灣同香港自然密切關注大陸疫情的事態發展,這突顯在區域一體化大趨勢下,兩岸三地經濟交流密不可分,當中各方亦要承受「共同風險」,這也是全球化現象之一。
由於兩岸關係近年轉差,這阻礙了大陸及台灣的疫情消息溝通,台灣現時只能透過大陸農業農村部官網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資訊來掌握大陸疫情,這無疑是極其不足的。兩岸三地政府理應在共同風險下齊心協力,坦誠地進行防疫溝通以應對疫情,這才是人民之福。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雖未爆發非洲豬瘟,但最近幾個月來可謂到了「風聲鶴唳」的地步。台灣當局方面實行重賞重罰,雙管齊下:凡檢舉走私進口動物,經查驗帶有非洲豬瘟病毒,檢舉人最高可獲得500萬元新台幣獎金;只要查獲旅客從大陸及港澳、俄羅斯、部分歐洲國家攜帶豬肉產品入境而未主動申報,初犯就罰款20萬元新台幣,第二次罰100萬新台幣。
早前一件小小的事件更突顯了台灣民眾對於非洲豬瘟的恐懼:有民眾在宜蘭縣海邊發現一隻死豬,事件隨即引發網友熱議,並質疑該死豬是從大陸漂流過來的感染非洲豬瘟的豬隻。事後當局證實死豬並未感染非洲豬瘟,又判斷死豬應為養殖戶丟棄。
口蹄疫曾摧毀養豬業 台灣民眾的憂慮合理
平情而論,台灣當局及部分民眾對於非洲豬瘟的恐懼當然有「抗陸」的心態和背景,有意見更指台灣當局將防疫問題全面「政治化」。另一方面,自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因其傾向台獨立場而使兩岸關係轉差,大陸軍機頻繁繞台,這均使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成為台灣民眾的憂慮情緒的出口。不過只要考察一下台灣口蹄疫的慘痛歷史,就會明白台灣民眾的憂慮其實也相當合理。
台灣在1997年爆發口蹄疫,第一宗病例懷疑是從新竹南寮漁港走私進來的豬肉製品。當時透過病毒檢測,發現其99%與大陸的病毒類似,故判斷走私豬肉製品來自大陸。台灣養豬業在當年佔農林漁牧總產值20%以上,為產值最高的單項農產品,但口蹄疫爆發後,豬隻交易崩盤、外銷中斷,當局在一個多月內就撲殺300多萬頭豬,不少豬農血本無歸,幾乎摧毀全島養豬業。
自此台灣的豬肉在21年來都不能出口。至今年7月1日,台灣才執行21年來首次口蹄疫疫苗拔針作業(不打疫苗),之後一年內若不再有案例發生,明年中就會向世界動物衞生組織申請從疫區除名,之後就可恢復對外貿易。偏偏就在這重要關頭,對岸頻頻傳來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消息,而且台灣當局陸續在旅客攜帶入境的豬肉製品裏驗出非洲豬瘟病毒,誰又能批評台灣民眾的擔憂不合理呢?
沙士教訓應銘記
香港對非洲豬瘟疫情的關注程度雖然及不上台灣,不過自非洲豬瘟「殺入」廣東省的豬場後,本地豬農亦十分擔憂會影響生計,甚至有聲音指港府應暫停讓爆發疫情省份的豬隻輸港。關於疫症傳播帶來的災難,香港人不會比台灣人陌生,2003年發生的沙士疫情對於很多人來說仍然歷歷在目,大陸當局就被指曾經隱瞞疫情。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兩岸三地理應汲取教訓,在共同風險下攜手協力,加強防疫溝通以應對疫情。台灣當局早前就指,依照兩岸協議,任何一方應及時通報農產品重大疫情及安全衛生訊息,但大陸這次並未向台灣通報非洲豬瘟疫情,甚至台灣多次去信詢問,大陸都是「已讀不回」。無疑兩岸現時的關係受意識形態影響,阻礙了疫情消息溝通,不過觀乎大陸如農業農村部等官方機構本年來均及時公開通報非洲豬瘟疫情,這顯示大陸的通報機制已經就位,並無任何隱瞞或延遲通報的意圖。
預防疫情關係到兩岸三地人民的根本利益,故兩岸三地政府盡快協調好通報機制,加強防疫溝通,才是當今重要的任務。現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只是兩岸溝通的誠意。兩岸政府甚至可以化危為機,藉著預防非洲豬瘟的工作,在關係「凍結」時增加一點政治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