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說起 「被高調」的習近平二次南巡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10月22日至25日)南下廣州、深圳等地視察,並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一連串行程被海內外稱為「新南巡」。其「新」既相對於26年前鄧小平力挽狂瀾的南巡講話,也相對於2012年習近平換屆上台後的首次地方視察。
2018年的中國,內外環境都面臨劇烈變化,且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爭論頗多,期待頗多。這恐怕也是北京謀劃這次考察的主因,在輿論橫起、爭議雜陳的當下,中共需要用一場具有象徵意義的政治考察,就外界質疑和茫然提供答案。但是,若細心觀察這次「新南巡」,或許發現,這只是一次「被高調」的習近平視察之行。
2012年中共十八大結束不久,習近平挾「新政」氣象南下廣東,行經路線與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路線中的廣東段大致相同,由被認為是中共改革派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陪同視察,並親訪鄧小平南巡時期的地方老幹部,當時外界也把此稱為「新南巡」。
撰文:王雅

習近平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新華社)

例行公事的「新南巡」

與之對比,今次習近平的「南巡之路」就顯得不甚特別,無論是路線還是停留時間,都沒有六年前那樣強烈的象徵意義。習近平在短短三天內先後考察了製造業企業格力電器、珠海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深圳市改革開放展覽館等地。觀察習近平於各處的講話,自主創新、區域聯合、產業扶貧、改革開放、文化傳承……面面俱到卻又四平八穩,難言創新。唯一特殊的或許是主持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也僅是宣布大橋開通而已,並沒披露更多信息。

如果真是「水中淘金」,這次「被高調」的南巡之旅唯一亮點,或許就是將其與9月尾習近平視察中國東北地區的「北上」之行對比,似乎可在這兩次橫跨萬里的考察中,尋到一些來自中南海的信號。

「自力更生」 回應貿易戰

習近平的視察充斥着中共善用的政治符號,「北上南下」各有異同。首先是針對中美貿易戰,習近平在兩次視察中清晰表明態度,他先後於視察格力電器和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這兩個典型「製造型企業」時,說出「自力更生」四個字—這是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直接回應。

但凡了解中國政治語言的人都知道,在中共遇到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困難,並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狀態時,都會號召民眾「自力更生」,以凝聚人心渡過難關。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正酣之際兩提「自力更生」,其用意首先是對內外政策作政治定調。

中共黨內以至中國社會上一直有一派勢力主張「擁抱歐美」。習近平的說話正好打破了這一派的迷思,提醒他們中國無論從核心技術的獲得還是自身發展,都不能有不切實際的依賴思想。這與中興事件之後,習近平第一時間出面發聲稱「大國重器不可假手於人」的思路一脈相承。

東北地區是重工業基地,有着大量臃腫、缺乏競爭力的國有企業;廣東則是中國民營經濟和對外貿易最為發達的省份。「北上南下」第二個共通的符號,就是習近平明確展示了對國有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態度。「國進民退」的討論今年9月之後在中國輿論發酵,與習近平「北上南下」兩次視察時間基本契合。

習近平在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考察。(新華社)

東北之行中,習近平在同一日視察了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及遼寧忠旺集團。這兩家企業,一家是中國國有企業,一家是民營企業。在遼陽石化,習近平說:「(中國)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忠旺集團,習近平則表示「(中共)黨中央歷來支援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廣東。習近平選擇了政府控股的大型企業格力電器,又選擇了中小型民企代表——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在肯定了格力電器這家中國最大空調製造商的技術成就的同時,又指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

在「新南巡」前兩天,習近平還罕見地通過一封公開信,表態中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一貫方針不會動搖,強調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面對社保緊縮、賦稅重荷、融資艱難、產權擔憂、外部衝擊等情況,近年民營企業經營日益困難,許多企業都陷入困境。與此同時,國有資本不斷收購民營上市公司,令新一波「國進民退」已經到來的說法不絕於耳,習近平「北上南下」的兩次考察,正好為「國進民退」的論調降溫。

劉鶴與何立峰「特別」陪同

此次南巡中亦有一些新意,就是陪同在習近平身邊的中共「大員」。陪同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的官員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副總理劉鶴、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廣東省長馬興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及前特首董建華、梁振英,以及澳門特首崔世安均有出現。

港珠澳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三地在任和卸任高層現身並不意外。韓正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此次現身開通儀式也在情理之中。韓正實際上領導的不只是大灣區建設,他亦是中央港澳協調工作小組組長,主導港澳事務,不過,廣東省的發展主要是民營經濟和對外貿易領域的事務,與韓正的主管領域關係不大,因而在習近平接下來對廣東本地的考察行程中,韓正未有跟隨。

習近平在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新華社)

較為特殊的是劉鶴和何立峰。陪同習近平南巡是劉鶴近日第六度公開活動。較早時,劉鶴接連召開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金融穩定委員會會議,其間還接受多家官媒聯合訪問,回應中國經濟局勢和前景問題。事實上,習近平十九大後歷次國內考察,劉鶴多陪同左右,顯示出其協調推動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落地的重要角色,也打破中美貿易戰後外界一度盛傳他遭「擱置」的猜測。

何立峰亦值得外界關注,他在2017年擔任國家發改委主任後,大體上凡需發改委統籌執行的場合,都會見到他的身影。例如9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及2017年9月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大會等,何立峰都陪同在習近平身邊,這種情況在過往十分罕見,因為發改委主任只是中國數十名部長之一,即使要陪同國家領導人,從政治邏輯上也應是陪同國家總理。這顯示出,何立峰已經成為習近平第二個五年任期的財經團隊核心成員之一。

解讀完習近平「新南巡」的各種政治符號,便可發現習近平此次行程,可能只是一次普通視察之行,賦予其更多意義和內涵,只是外界的一廂情願,故今次可說是「被高調」的南巡之旅。

上文刊載自第13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29日)《從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說起 「被高調」的習近平二次南巡》。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